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为何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2017-10-05 08:42:30)
标签:

如来佛祖

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善恶无大小

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为何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为何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中,凤仙郡郡守上官得罪了玉皇大帝,原著道:“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郡守得罪了玉皇大帝,玉帝惩罚凤仙郡,使其干旱数年之久,致使凤仙郡“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惹得麻烦就需要谁去解决。凤仙郡郡守得罪了玉皇大帝,孙悟空要强出头,肯定不行。得罪其他仙佛还可能有商量的余地,可这辱了玉帝之尊可不是孙悟空一句话两句话可以化解的。

不能化解,孙悟空倒是找来了化解之法,原著道:“行者道:不难!不难!我临行时,四天师曾对我言,但只作善可解。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凭老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也。行者道: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作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释,不久天即诛之,性命不能保矣。”

乍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可细思极恐,孙悟空让郡守“念佛看经”,这是何意?得罪了玉皇大帝,要靠“念佛看经”?在孙悟空的心里,如来佛祖比三界至尊玉皇大帝的地位还要高吗?这事可真不小,在古代等级观念极强的情况下,孙悟空犯了大忌。真是这样吗?不。等级观念是一回事,此处的“念佛看经”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念佛看经”并不代表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而是代表了上官郡守的向善之心。没有必要得罪哪一方就按照哪一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向善之心。凤仙郡地处西牛贺洲如来佛祖的势力范围之内,国内百姓大多信佛,信道者寥寥无几。要尽快解决凤仙郡的干旱,郡守必须向天庭表达自己的向善之心。为此,为了方便之际,“念佛看经”便可。再说了,孙悟空此时是佛家弟子。玉皇大帝并不关心郡守念什么,他关心的是上官郡守认错的态度。只要郡守一心向善,玉皇大帝所立的米山、面山、黄金大锁自然倒断,玉帝也会马上安排下雨。

说到此处,朋友们会有一个疑问,西牛贺洲如来佛祖的势力范围内,郡守竟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此举是否是西牛贺洲人们眼中只有如来佛祖没有玉皇大帝的表现呢?玉皇大帝立下“米山、面山、黄金大锁”是否存在与如来佛祖博弈的嫌疑呢?此两问的答案一致——都不是。假如百姓心中只有如来佛祖,便不会有斋天素供;假如玉皇大帝要与如来佛祖博弈,那一般的“念佛看经”难以解决此事。此处很简单,玉皇大帝惩罚凤仙郡的目的很单纯,只因凤仙郡上官郡守的冒犯之罪。

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为何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此话完全正确,不需要任何怀疑。

善恶无大小,有的朋友说,我现在没钱,等我有钱了就做善事,捐款、盖希望小学等等。的确,有钱了可以做这些善事。没钱就不能做吗?可以,没钱也一样可以做善事,比如捐一些旧衣服、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帮助等等。事有大小,行善没有;有的朋友说,今天做了一点小坏事,不会受到惩罚的。真的不会吗?会。做了小坏事的你,同样得到了小小的惩罚,只是你没有察觉。

如来佛祖比玉皇大帝地位高?为何得罪玉帝要念佛经?

总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