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三国的酒事 因酒成名与败名的英雄知多少?

(2017-07-26 13:38:58)
标签:

漫谈三国

因酒成名与败名

曹植“醉不能受命”

“醉酒鞭督邮”


漫谈三国的酒事 因酒成名与败名的英雄知多少?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

漫谈三国的酒事 <wbr>因酒成名与败名的英雄知多少?

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将酒与英雄间惺惺相惜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么,《三国演义》中是如何将酒这种液体与英雄的美名有机结合的呢?

一、三国人的好酒

曹操不一定好酒,却挡不住他周围的人对酒的偏好,其子曹植就是一位。

史称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困于樊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准备派遣他去援救曹仁,结果曹植“醉不能受命”。

和我们宁愿相信曹操好酒一样,人们也同情曹植后来的境遇。曹丕即位后,将曹植打压得很惨,其中固然有曹丕“相煎太急”的政治手腕,但也不乏曹植喝酒误事、不堪重用的自毁前程。

漫谈三国的酒事 <wbr>因酒成名与败名的英雄知多少?

二、三国人的酒风

三国有不少酒风剽悍之人,张飞就是最典型的。

《三国演义》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邮”,开了整部书的“酒气”。

张飞醉酒之后,总是要闹出些事来,如醉酒打了吕布岳父曹豹,失了徐州不说,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给搞丢了。后来,为给二哥关羽报仇,心急却无处使劲的张飞醉酒打了范疆、张达,最后遭到报复,命丧黄泉。

跟张飞强劝不能喝酒的曹豹一样,刘表自己狂喝,也请客人狂喝,谁不喝,他就强劝。曹丕在《典论?酒诲》里还这么写道:“(刘表)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针刺之。”你喝醉了,我就把你扎醒,让你接着再喝。相比张飞,刘表的酒风也彪悍。

三、与酒有缘的三国英雄知多少

“三国”是谱写英雄的,而三国英雄们与酒的故事,也是流光溢彩,为后世讴歌。

《三国演义》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此回的高潮无疑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当然这个情节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只算是《三国演义》作者的精心安排,罗贯中想让读者对第一次走进大场面的关羽保持深刻印象。

当十八路诸侯在阵前连折大将,袁绍、曹操无可奈何时,关羽应声而出,“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之后,关公的这一英雄形象,在《三国演义》后面章节中反复出现,甚至千百年后也难以磨灭。

其实关羽斩华雄和喝不喝酒无关,更和酒温不温没有干系,除了作者有意为之的伏笔外,这里面也有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写照。东晋的左思在《魏都赋》中写过:“冻醴流澌,温酎(zhòu)跃波。”温酎,就是指温热的酒。

先前讲曹操因喝酒出过糗,当然他也有喝了酒意气风发的时候。就在颁布禁酒令的那一年七月,曹操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描写,一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宴中,曹操感怀自己的半生戎马和不世功业即将告成,赋诗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漫谈三国的酒事 <wbr>因酒成名与败名的英雄知多少?

这首《短歌行》成了曹操不朽的名篇,事实上,《短歌行》虽确系曹操所作,但“横槊赋诗”不见《三国志》记载,作为赤壁之战的战前动员,它属于小说家的发挥。八百多年后,另一个真正好酒的文人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写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曹操这般诗酒文人形象,在后世愈加巩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三国宛如一段小春秋,其中的君臣信义、朋友情怀,在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中,仍未失去本身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英雄故事在中国以前的历史中不曾发生,在中国后来的历史中也不曾再有。曹刘的“煮酒论英雄”就是这一精神和气质的终极反映。

《三国演义》里英雄无数,但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

曹操的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江山;

刘备的寄人篱下,一味谦恭,隐忍不发,这些铺垫出了三国故事的后续发展。

复原小说中的情景,曹刘问答之际,“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这不仅是变天的前奏,也是三国英雄们风起云涌的序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酒花淘尽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