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封为冠军侯,他凭什么?

(2017-05-31 08:52:53)
标签:

霍去病

堪为三军表率

远征漠北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封为冠军侯,他凭什么?




中国历代武将中,大放异彩又昙花一现的,最出名的恐怕要数汉朝的霍去病了。

霍去病最被人称道的便是他的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据说是他不断打胜仗,汉武帝高兴,就派人给他盖了一座府第,让霍大将军去看,霍去病很不屑地说,匈奴还没有灭掉,住什么豪宅呢?

这种气魄,比之我们当下年轻人的拼死拼活还攒不够一个首付不知潇洒多少。你看人家霍去病,豪宅就在眼前,皇上都已派人盖好了他都不乐意去住。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封为冠军侯,他凭什么?

霍去病一生的事业就是与匈奴作战。他生对了时代,不早不晚,正赶上武帝与匈奴大举对决的时候。所以,他比李广幸运了太多。

不过,论出身,霍去病却比李广差了很多。李广出身于著名的陇西李氏,属于将门之后。霍去病却是一个私生子。不过,他妈却颇有来历,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卫少儿本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侍女,和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儒私通生了霍去病。

霍去病的老爸实在是个没担当的男人,卫少儿生了霍去病他却不认,回家另外娶妻生子去了。霍去病小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身世,一直到他功成名就,他妈才告诉他他的身世。所以,我估计霍去病小时候应该是姓陈,也就是卫少儿的丈夫的姓,可能后来才认祖归宗。

不过,这个出身并没有影响到霍去病的前程。

因为,他有一个漂亮的姨妈卫子夫,偏偏被汉武帝刘彻看中了。于是,后来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做了大将军。

然后,我们的主角霍去病就出场了。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封为冠军侯,他凭什么?

他最初是作为小跟班跟着舅舅卫青混的。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十七岁的那一年,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以嫖姚校尉的身份,率领八百骁骑出征。卫青本来准备让他押运粮草的,可是这家伙竟然不乐意,愣是要上前线。卫青拗不过他,就答应了。

上天真是够眷顾霍去病。他率领八百骁骑孤军深入,竟然奇袭了一支匈奴军,大获全胜,斩杀俘获了不少匈奴人。霍去病一战成名,回军就被封为冠军侯,形容他勇冠三军,堪为三军表率。

有很多人怀疑卫青、霍去病是靠裙带关系上位。但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一方面,或者说只是一个机遇,他们二人本身应该是很有将才的。当时的名将李广、苏建等人屡次战败搞得几乎全军覆没,霍去病却是胜多败上。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几万人奇袭河西匈奴,俘虏了匈奴王室中很多重要人物,还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这个祭天金人很重要,其重要性相当于皇帝御玺。这一战,匈奴失去了祁连山,不得不向西向北退却。匈奴大势由此而去。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又远征漠北,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杀敌七万余人,又俘虏了匈奴王室一批重要人物。霍去病在今蒙古国狼居胥山(今肯特山北)祭天封礼,被载入史册。匈奴单于战败后远远地逃到漠北,漠南无王庭,正所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霍去病一个胜仗,为大汉朝边境的老百姓赢得了数年和平生活。

霍去病十七岁就被封为冠军侯,他凭什么?

当时汉朝和匈奴打仗一个战略就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要么杀要么俘虏。要知道,匈奴人是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惊人,但其人口基数实在不是很大。以匈奴四十万控弦之士计算,每家五口一个战士,也不过就两百万人口。我们看史书可以看到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动不动就是斩首数万级。这么连续十多场仗打下来,匈奴就基本被打残了。再想积聚战斗力,就必须得休养生息,十年生聚。

霍去病在公元前119年,被武帝加官为大司马,俸禄跟卫青一样。也就是说,拿和卫青一样的年薪。而这时候,霍去病才22岁,论周岁的话才21。

霍去病在当时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年轻、帅气、有才、位高。估计一定有很多姑娘暗恋他。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爱情,不过也给许多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不过,很多事总是留有遗憾。霍去病在他人生巅峰的时候,忽然就去世了。死的时候,霍去病才虚岁24岁。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死因,不知是否是死于作战受伤的后遗症,或是其他病。武帝对他的死很伤心,将霍去病葬在茂陵他自己的陵墓旁,并调来铁甲军做仪仗队,从长安一直列队到霍去病的墓旁。而且,武帝还把霍去病的墓建成祁连山的形状,因为,那地方是他收复的。

武帝对他如此恩宠,霍去病不枉一生为武帝征战。

每次回想霍去病的一生,都觉得恍如一部精彩的战争电影。高潮过后,主角却已不在,给人留下许多念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