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7-04-11 11:07:47)
标签:

“难得糊涂”

是什么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



世间之人,大都希望自己聪明伶俐,处世精明,但清朝的著名县令郑板桥先生,却留下了一句名言:难得糊涂。

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曾见过无数的蠢货,在犯蠢之时,大言不惭地说一句“难得糊涂”,然后挤出一幅境界高深的模样,自欺欺人,令人作呕。——这些人误会了“难得糊涂”,以为头脑不清、毫无逻辑就是“难得糊涂”。

我曾见过一些毫无原则、随波逐流的人,在面对是非判断时,暧昧一笑,不置可否,让邪恶欺凌正义,让世故打败了赤诚。——这些人误会了“难得糊涂”,以为这种明哲保身的油滑就是“难得糊涂”。

我也曾见过一些玩世不恭、遁入虚无的人,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搂着美女,他们不求进取、自甘堕落,让自己麻醉在浅薄的感官刺激中。——这些人误会了“难得糊涂”,以为有理想有抱负是幼稚的,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难得糊涂”。

我为什么说上面的三种人误会了“难得糊涂”这个四个字呢?咱们可从郑板桥的身上找答案。

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

郑板桥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是个写得锦绣文章、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子,是把一县之境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模范县令。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提倡做个“头脑不清”的人呢?

郑板桥当县令时,为了替受灾的老百姓说话,宁肯顶撞朝廷大员,宁肯丢掉乌纱帽。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提倡“毫无原则、随波逐流”呢?

郑板桥能书善画,但只画三样东西: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这三样东西,兰之圣洁,竹之气节,石之坚韧,都暗含理想主义的光辉,也是郑板桥内心追求的折射。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提倡“玩世不恭、遁入虚无”呢?

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么,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这四个字说的是胸怀,是格局,是让人不要过于计较,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沉溺于琐碎烦恼,要豁达,要快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郑板桥对于这句话应该是有透彻理解的。我觉得,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对上面这句话的通俗版注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