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被袭难道是美军刻意为之?日军偷袭成功背后三大未解之谜

标签:
珍珠港被袭美军刻意为之?很多的未解之谜美国国内空前团结 |
珍珠港被袭难道是美军刻意为之?
日军偷袭成功背后三大未解之谜
74年过去了,珍珠港事件依旧在世界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的未解之谜。
1、为什么美军基地没有丝毫戒备?
1941年12月7日上午8点,太平洋的日军开始了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尽管在战斗开始之前,日本进行了周密准备,麻痹了美国。但是直到日军的炸弹投下来,美军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也让全世界感到是愤怒震惊。战斗素养极高的美军为何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已故马里兰大学教授戈登认为核心问题是,美国政府根本不相信日本即将侵略自己的警告。他在撰写的《在我们熟睡的黎明,珍珠港未被告知的故事》中写道,这个自负的判断,是珍珠港悲剧的根源。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会曾就此进行了听证会。得出的结论是,军队集中精力训练,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可能发生的袭击;同时军队指挥官担心弹药流出后会引发不安全事件,所以将防空用的弹药统一保管,并没有提前分发到士兵手中;海军由于缺乏设备,在海上没有保持定期的飞机巡逻,同时在看到日军的飞机之后,指挥官并没有立即做出正确的决策。令美国人感到惊讶的是,美军将领始终不清楚日军航母发展究竟有多迅速。 真的是自负,过度使得美军对于日军的来袭毫无反应吗?这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2、为什么日本人没有乘胜追击?
在美军毫无还手之力挨了日军一顿痛扁之后,参与攻击的日本飞机袭大多顺利返回航母。之后日军指挥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与其他将领就是否进行第三轮打击展开了讨论。大多数人都强烈表达了继续第三轮攻击的欲望,但南云忠一是一位谨慎的指挥官,他决定不再采取更多行动。他给出的原因是因为这将需要马上在航母甲板上重新填弹,而,美国航母和潜艇有可能正在朝日军航母奔袭而来。但当时美军的状况是非常糟糕的。袭击过后珍珠港基础设施的受损程度,几乎已可以迫使美国从西海岸撤出其海军力量。战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决策使得日本丧失了一个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但是在《地狱》一书中,赫斯廷斯认为,日军后续的打击是不可行的。冬季的白天太短了,日军没有足够的时间登陆并提供支援(另一波空中打击)。无论如何日本的炸弹负载太小,不可能真正摧毁珍珠港。而日本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至今也并没有一个足以说服所有人的说法。
3、如果美军成功预警将会发生什么?
如果美军在日军发起战斗之前就接受到预警并作出了相应的反应,那么战争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这估计也是战后很多人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美国的战机在日本战机来临之前就已经在空中等着他们了,那么至少珍珠港不会遭遇到如此的重挫。至于,如果太平洋舰队击退了日本的攻击后,可能发生什么,最有可能的答案是,海军上将金梅尔将继续派出战舰和航母,对日本舰队实施毁灭性打击。同时如果美军取得胜利,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将会被大大缩短;但是如果美军失败,关键战役失败的消息,会比珍珠港受袭事件本身带来更糟糕的结果。美军可能会陷入比珍珠港遭袭更艰苦的局面。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不久,被毁坏的船只大多是被修复并被重新使用,这对美军的实力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但是如果美军光明正大的与日军展开战斗并且战败,那么他们的战舰就只能躺在数千英尺的海底了。
另外,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国内空前团结,但是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虽然美国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介入二战,但是美国民众是否仍会这么有激情并一如既往地支持政府,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