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造就史上最佳君臣搭档
(2015-09-10 16:14:29)
标签:
文化诸葛亮刘备张飞三顾茅庐 |
“三顾茅庐”造就史上最佳君臣搭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明代戴进所画的图轴。画面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松树参天,树下有一草庐,刘关张三兄弟站在草庐外,刘备正拱手向小童施礼,询问诸葛亮是否在家。
清代鼻烟壶画的也是刘备在茅屋外拱手询问的场景。还有清朝光绪年间的粉彩瓷瓶和明代青花罐上,描绘的也都是这一场景。
稍有历史知识的细心人一定知道,戴进所画的图轴和这些文物上的图案,描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那便是“三顾茅庐”。
相传,汉末时期,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 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刘备求贤若渴,就带领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 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 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 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刘备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礼贤下士。诸葛 亮效忠明君,鞠躬尽瘁。正如孟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hóu)。”就刘备、诸葛亮而言,只有诸葛亮这种奇才的辅佐,刘备才能建立起蜀汉政权;也只有刘备这种贤君的赏识和重用,诸葛亮才能成就他的功业和英 名。(据腾讯儒学《鉴物识文十七:史上最佳拍档——刘备与诸葛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