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趣味故事

(2015-09-08 15:05:58)
标签:

更夫

秀才

丫鬟

孟尝君

小姐


语文趣味故事


糊涂县官

  一天,一个农夫击鼓含冤。县官升堂问案:“你因何喊冤?”农夫说:“我明天会丢一头牛,今天特来报告。”糊涂县官一听,惊堂木一拍:“呔!大胆刁民!你明 天丢牛为啥明天不来申冤?”两边的衙役一听哄堂大笑,县官一看衙役笑了更火了,又拍了一下惊堂木:“嘟!胆大的衙役!你们笑什么?牛一定是让你二人偷去 了。”当差的一听惊慌失措,急忙把衣服扣解开说:“大老爷不信请搜!”

秀才戏小姨子

从前有位秀才,某天随太太回娘家,向岳父拜寿,因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当场醉倒,被送回书房休息。

  没多久,他的小姨子到书房拿东西,见姐夫睡的枕头掉地上,便替他捡起来,顺手扶起他的脖子,想替他枕好, 没想到秀才人醉心不醉,一见机会难得,便拉着小姨子不放.小姨子用力挣脱后,愤怒之余,就在墙上题诗以泄愤:[好心来扶枕,为何拉我衣?若非姊姊面,一定是不依。该死!该死! ]

  秀才等小姨子走后,下床一看,觉得很不好意思,便题诗辩白:[贴心来扶枕,醉心拉你衣,只当是我妻,不知是小姨。失礼!失礼! ]

  秀才题完后再睡,其妻见墙上诗句,不禁醋火中烧,也题诗一首:[有意来扶枕,有心拉她衣,墙上题诗句,都是骗人地。彼此!彼此! ]

  不久,小舅子也看到,不觉技痒,也提了一首:[清心来扶枕,熏心拉她衣,姊妹虽一样,大的是你妻。清醒!清醒! ]

  后来被岳父发现,不禁大怒,也提一首诗,以作警告:[不该来扶枕,不该拉她衣,两个都有错,下次不可以。切记!切记! ]

  岳母因心疼女婿,只得题诗一首诗,来打圆场: [既已来扶枕,也已拉她衣,姐夫戏小姨,本来不稀奇。别提!别提! ]

 

爬灰的老秀才

 从前有个老秀才,自命不凡,常说自己知天地,通鬼神,谁生个什么病,只要他写篇文章跟鬼神通融一下就会好的。他儿子是个货担郎,常年在外,这老混蛋就在家里爬灰。
  一日,他媳妇舂米用力过猛,把她的尴尬地方撞了一下,顿时红肿,疼痛难忍,她便要老秀才写篇文章通融通融,老秀才欣然领命。可是怎么写呀,直接写是对 菩萨的大不敬,他搜索枯肠,捻断几茎须,正为难之际,听见隔壁有人说话,他灵机一动,一挥而就,写成妙文一篇:媳妇舂米用力,撞坏屁股隔壁。恳请菩萨保 佑,好了大家得益!

落榜的原因

 一个富家之子去考试,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一定能录取了,不料榜上竟没有儿子的名字。
  父亲赶去找县官评理。县官调来卷查看,只见上面淡淡一层灰雾,却看不到有什么字。
  父亲一回家便责骂道:“你的考卷怎么写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儿子哭道:“考场上没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笔在砚上蘸着水写呀。”

少爷过年

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
  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太监观风

 

 镇守大监观风,出“后生可畏焉”为题,众皆掩口而笑。珰问其故,教官禀曰:“诸生以题目太难,求减得一字也好。”
  珰笑曰:“既如此,除了‘后’字,只做‘生可畏焉’罢。”

 
 

风暖香波轻吻面

初春的这天,员外之女带着丫鬟到郊外春游,走到半上,忽然大风刮起、黑云滚来,闪电像鞭,雷声如鼓。 小姐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正着急。忽然看到路边有一断壁残墙、破烂不堪的茅草屋,急忙和丫鬟过去避雨。小姐跨过断缺的残墙进屋,看到里面坐着一个衣冠不整倒不失英俊气质的年轻人正聚精会神地低头看书,小姐问;“这位公子,你……”

  “我是一秀才去京城赶考,走到此地遇雨进屋躲避。”秀才边低头看书边说;

  “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小姐看着秀才眉清目秀,脸面白净,书生气十足有意搭讪说;

  “家住蓝天县白云村。”秀才只管看书头也顾不得抬起说;俗话说,不怕离得远,就怕看对眼,不怕不相识,就怕爱得痴。虽然这年轻人衣冠不整但小姐一眼就相中了,内心的爱河涌起了波澜,在不断地滚动着,激荡着,撞击着感情的堤坝。使小姐难以自已,不能控制。

  “丫鬟,你看着秀才多么可……”小姐看着丫鬟说;

  “多么不可爱吧!”丫鬟看出小姐的心思故意接着喜笑说;

  “你,你……你不胡说。我说的是多么可,可……可怜。”小姐脸颊泛起红晕显得不好意思说;

  “号脉能知病因,看脸方晓内心。”丫鬟用手指着小姐的绯红的脸说;

  “丫鬟,你看……”小姐羞羞答答暗示丫鬟说;

  “书呆子,你是聋子还是傻子?你不看我家小姐是什么意思!”丫鬟照着小姐的暗示走到秀才身边悄悄说;

  秀才抬头一看小姐,貌似天仙下凡间,又如西施转世来。产生了爱慕之情。顺手纸上写了几句话递给丫鬟传与小姐。小姐读道:

“今日屋内躲避雨,
有缘相逢与遇知,
来日登科能中举,
到时定结鸾俦喜。”

  小姐读完在自己手帕上写了几句话,让丫鬟交给秀才作为定情之物。秀才拿着手帕读道:

“春催花朵自吐艳,
逗得蝶蜂情无限,
风暖香波轻吻面,
秋时何愁不如愿。”

   一年后过后,秀才中举来到此处,左等右盼,日复一日,不见小姐踪影。经打听,才知小姐自从那日茅屋相遇,相思缠身,寝食不安,不久离开人世。秀才觉着自 己是知己难相逢,已失同路人。悲痛欲绝,万年俱灭。毅然决然进入佛门,削发为僧,过开了伴青灯、诵佛经、木鱼声中度此生的日子。

妃子的病根

 

 帝见妃愁容满面,急召御医。医处方:壮汉八条。几日后,帝出巡回宫。见妃容光焕发,大喜。忽见殿前立八名瘦汉,惊问:何人?御医答:药渣!

 
 
 

未卜先知的乌龟

某甲,某乙和某丙相偕进京赶考,半路他们看到一块招牌, 上面写着:“未卜先知的乌龟。”他们三人觉得很好奇,便一块儿进去,准备一探究竟。招牌下的帐蓬里,有一个贴着红布的小抬子,上面放着一只小乌龟,桌子后 头则坐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老太婆说:“这是一只未卜先的乌龟,你们想知道什么事,就尽管问。”
  某甲说:“请问我养了几只羊?”
  老太婆不知用什么话对乌龟说了几句,乌龟就把它的头伸进伸出,反复了三十三次。
  “乌龟说你养了三十三头羊。”老太婆说。
  某甲非常激动,因为乌龟完全答对了。
  “请问我有几个儿女?”某乙问道。
  老太婆又对乌龟嘀咕了几句,它也同样又做了伸头的动作,做了十一次。
  “它说你有十一个儿女。”老太婆说。
  某乙听了之後频频点头,小乌龟完全答对了。
  最后轮到某丙,他不信邪,偏要出一道难题来考考这只乌龟,他说:
  “我老婆现在正在做什么?”
  某丙得意地问出这个题目,他心想,这下子它一定答不出来了。
  老太婆照例翻译给小乌龟听。
  此时,小乌龟缓缓的爬起来,然后十分辛苦的往后仰躺在桌子上,不断挥动它的四肢。

望妓止渴

 当年曹操在赤日焱焱的夏天带兵去攻打吕布,士兵口渴无 法行军。于是曹操想出妙计,说:吕布那里有1000个漂亮的妓女,攻城后谁先进城就可以随便选妓做老婆.那些博士后都是没老婆的,又好久没碰女人了,个个 口水都流了,个个奋勇前进,打败了吕布。打完仗后才知上了曹操的当。曹操抢走了昭婵,士兵个个怒发冲冠,把全城的妇女都奸淫。

儒家子弟

 

 有一富家子弟,诈称秀才,被聘为家庭教师。
  一日,学生向老师请教《桓公杀子纠》一章怎么解。此人不知是书上句子,只当是件人命案,便连声大叫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老师我怎么知道实情。”

 
 

孟尝君歪传

春秋战国时代,身无分文的王老五听说孟尝君养了三千食客,决定去投靠孟尝君。到了孟尝君府门口,府内寂静得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恰巧见孟尝君步出门口,王老五躬身拜地说:“晚辈不才,愿拜在孟公门下。”
  孟尝君:“呵呵,不敢承当!”
  王老五:“晚辈谢过孟公,敢问孟公,食客府在哪?”
  孟尝君手指东边一处府第。
  王老五:“嗯?为何不见诸客们?”
  孟尝君:“现是午饭时分,大家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历史上八句让女性蒙羞的名言

女性,始终是男性社会的鸦片,没有,不行;多吸,又每受 其害。古今中外的男人,无论贵为皇帝,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对女性又爱又恨,又想又怕。众多诋毁拟制侮辱女性的著名言论,影射着男人对女性极为矛盾的态 度。摘录八条具有代表性的格言,且看男人对年轻女性心怀叵测的“妖魔化”。


  (一)父亲至今匿名、母亲同人“野合”的“至圣”孔丘,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言下之意,女人是天生的“贱骨头”,见不得好处,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往往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治理效果最好,给点阳光就灿烂。

  (二)著名的鼻涕大王刘备,每打 败仗就逃跑,每次逃跑就丢下妻子。他曾对关羽、张飞、赵子龙等铁哥们儿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言下之意,衬衫、短裤、背心、袜子……多的是,方 便得很,用不着珍惜。女人都是呼来唤去的免费小姐。惟独孙权牺牲了自己亲妹妹,才叫玄德公体味到了卿卿我我、耳鬓厮磨的幸福况味,若非孔明、赵云出名,这 个毒辣的美人计就把未来的蜀汉皇帝给毁了。

  (三)一辈子怕老婆且最终死在恶 妇手上的托尔斯泰说:“等我一只脚踏进了坟墓时,再说出关于女人们的真话,说完立即跳到棺材里,‘砰’的一声把盖子碰上——来捉我吧。”言下之意,女人是 人前佯装亲密摸老公的脸蛋儿,人后大发淫威拧丈夫的屁股,难怪文学巨匠那么“惧内”。应付两面三刀的女人,真是苦啊!

  (四)沉迷于酒色,酷爱吃喝玩乐 的年轻诗人拜伦则肆无忌惮地推崇土耳其人的做法,他羡慕地说:“想要女人,就拍一拍手——叫她们进来。不想要女人,也拍一拍手——叫她们出去!”诗人以文 化的名义把全世界变为了巨大的“青楼”,可以尽情享受女性所带来的快乐,也可以尽情无视女性所带来的烦恼。

  (五)被冰心称为“才、情、趣” 俱佳的著名作家梁实秋,毕生追求品位与格调,对于女性却有刻骨铭心的敬畏,他的文章里多次出现这个令人惊悚的俗语:比如《请客》开篇就说:“若要一天不得 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言下之意,好男人都是让漂亮女人勾引坏了,如果不是她们如花似玉、倾国倾城,哪里会有男人 失足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女人是人间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六)尼采对女人的看法则更为粗暴,这个德国老疯子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想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言下之意,女人简直不是人类了,而是美丽的“两足动物”,只有彻底威压、驯化才可亲近。

  (七)苏童小说里一针见血,认为 中国男人暗恋妻妾成群的糜烂生活。可惜,温柔乡了一的男人往往是美人环绕的猎物,民国初年有这样的说法:“一个女人,怀胎十月,生得下一个孩子;十个女人 在一起,就生不下十个孩子。”言下之意,特殊环境下的女人,为了争风吃醋,不但千方百计地取悦男人,还处心积虑地迫害“同类”。当然,这种残忍的行为只在 辜鸿铭崇尚的家族里盛行,亦即:“一个茶壶、四个茶杯在一起”,或者,一个茶壶和更多的茶杯在一起。

  (八)中国北方民谣 说:“抬头娘们儿,低头汉。”言下之意,女人天生头发长、见识短,哪怕念到博士后也是张家李家的傻老婆。五千年历史,哪见过女人当家主事?武则天和慈禧太 后还是靠男人抬举,才坐了几天女皇的宝座,末了,还不是昙花一现?聪明女人至多是小聪明;有思想的男人总少不了大智慧——两种性别,生来就不高下立见的智 商。所谓:“男人靠智慧来统治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统治世界。”当然是句真话。可惜,真正能征服男人的女性几乎不存在,因为上帝给于她们的花容月貌实在 是太短暂了。有民谣戏谑道:“女孩时代,是屎屁股;少女时代,是金屁股;新婚之

 

 

后是银屁股;生完孩子,就成了猪屁股。”一句笑话,却讲得极为残酷。

 

兄妹戏丑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 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 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 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 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像。

唐伯虎送画

 明代,江宁湖熟镇有十三个门,门门都有木栅栏开关,还造了五座更楼:东、西、北面各一座,南面有两座,都造在栅栏门上头。白天行人出入,夜晚有地甲看更,二更天一过,十三个门就关门上锁,不许通行了。
    东面的大门叫狮子门。一天,二更敲过,门外来了位客人叫门。老更夫就着月光一看,叫门的是位文弱书生,心里想:人家说不定是远道来的,方便他一下吧,就下 楼打开栅栏门,让他进来了。更夫问相公了:“你找哪家?”相公回说:“我是游玩到此地的,哪个也不认得。”更夫心好,就说:“深更半夜的,相公不嫌脏,就 在我这更楼上避避风吧。”那相公没有去处,也只好跟他上更楼。一看,更楼虽小,东西也没几样,睡的是地铺,却生着一盆火,火上吊着一把紫铜茶壶,暖气当中 夹着一股茶香。更夫拿围裙把桌子、板凳一阵擦,就请书生坐下来歇着。更夫又拿来一只杯子,擦擦干净,从火盆边上拿来酒倒满,还捧出一把花生米,笑笑说: “相公,吃点酒解解寒气吧。”那书生早已饿了,也不客气,端起杯子就喝,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说:“好酒,好酒,好菜,好菜!”
    书生吃喝够了,精神大好,拿出随身带的文房四宝,对更夫说:“老人家,难得你这一片好心关照,我画幅画送你,表表心意吧!”更夫一听蛮高兴,连忙把油灯捻 亮,看他画。只见那相公纸一铺,墨一磨,提笔三画四画,就画成棵大树,树上分出五个岔枝,树正中一个大窝,窝里伸出五只画眉头。相公收笔对更夫道:“有了 这幅画,以后你看更就用不着点香来计时辰了。”更夫想不明白,书生就指着画里的五只画眉说:“每到一更,窝里的画眉就有一只飞到树枝上,一飞就叫一声。五 只画眉飞出后,也就是五更天了。以后,它们又会飞回窝里去。白天,你把画收好,晚上再挂,放心睡觉,误不了打更的事!”老更夫嘴上不说,心里疑惑:“年轻 轻的,说的比唱的好听呐。”将信将疑地把画收下了。第二天大早,相公临走,更夫才想起来问问他尊姓大名。书生笑笑道:“我叫唐伯虎。”等老更夫回过神来去 追,唐伯虎已经没影子了。
    当天晚上,老更夫吃过晚饭,就把画画打开,刚刚挂上墙,那画上已经有只画眉歇在枝头上了。二更刚到,第二只画眉又叫喳喳地飞上枝头。就这么着,三更、四更;五更,五只画眉前前后后都飞出了窝,神得叫人不敢相信。老更夫笑得合不拢嘴。


作者:谷风冀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