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道教儒教的异同及修行建议

(2015-05-23 16:56:57)
标签:

儒教

道教

佛教

儒家

道家

           佛教道教儒教的异同及修行建议

 


 



佛教道教儒教的异同及修行建议

佛教道教儒教的异同及修行建议

佛教道教儒教的异同及修行建议

圣人创教,贤人立言,目的无非是为了教育警醒后人。在我国,佛、道、儒三教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

一、共同点:劝善,追求心灵的自然宁静。

二、  不同点:

1、佛教是外来的被“中国化”了的宗教和文化;儒教和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和文化。

2、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佛教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所以要忍受和超脱,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道教主张远离人群远离社会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  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张"入世"。

   3、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

4、佛家讲的是心,道家讲的是身,儒家讲的是生。佛教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道教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儒教教导人如何更好地生如何做人。佛家讲的养心,道家讲的练气,儒家讲的修身。

5、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更多的巫术性质。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6、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比较隐逸和比较“清高”。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7、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十万八千法门”是说佛家的。道家的修行方法一般是重视心行的修持,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8、佛教是超我,儒教是本我,道教是原我。佛教是“无我”,而其他两教都还有“我”的存在。

三、举例及建议

如何通俗地理解三教的核心教义,仅以考试为例:佛教认为考好考坏无所谓,皆是空。儒教建议一定要发奋努力而争取考好。道教觉得考好考坏顺其自然就是了。

相对来说,如果希望在静心养性方面提高自己,建议多看一些佛教道教方面的书。如果是希望在修身方面有所为,可以多看些儒教的经典。


摘自 快乐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