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游记(一)

公元2011年5月8日,又是春光明媚一个星期天,早上7点就坐上咸阳去兴平的4路公交大巴,心情特别舒畅!最后一次去茂陵已是15年前的事了。现在公路比以前修得更宽阔了,两旁的建筑物将绿色的乡间风情遮掩,感觉到城市在飞速变大。很快我们在兴平的符家桥站下了车,从这里到茂陵博物馆还有约十里的路程。可以坐兴平开往博物馆的11路中巴直达。我选择了步行,以便亲近大自然,沿途可以欣赏那滚滚的麦浪,桃园诱人的矫姿。
下车后顺公路向北走大约15分钟后,站在穿过龙海铁路高架桥的上面,向北远望,武帝陵远远伫立于春日的墓霭中,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约15公里的五陵原上。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五陵原上汉代最大的皇家陵墓园。汉武大帝雄才伟略,其在位时使西汉的强盛达到了顶点。在他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营建,共历时五十三年,据史书记载,把全国每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费在陵墓的修建上。据传里面埋藏了无数的珍奇宝物,《汉书。贡禹传》载:“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有传说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频繁,早已被盗墓贼盗窃一空,真实情况,最好留给后人去验证吧。
![[转载]咸阳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游记(一) [转载]咸阳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游记(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向北走大约三十分钟,来到了汉武帝陵下,陵上苍松翠柏,密密层层。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根据专家实测,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墙垣430.87米,南北墙垣414.87米,城基宽5.8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汉代陵墓均以黄土夯土成山。我猜想2000多年的雨水冲刷,汉武帝陵墓的高度最少也要下降了十多米吧。山上已经杂草从生,墓周围的祭祀建筑都已灰飞烟灭,在陵墓的南面,十几年前种植的柏树已经长大,郁郁葱葱伴陵墓。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县补立的立的石碑仍可清晰看到:“汉孝武帝茂陵”。我沿着陵墓的四周专栏一圈,想找一条通道爬上陵顶,现在四周全部用2米高钢丝护栏保护,为保护文物的采取一种措施。回到南面,我仔细观察了陵墓,比起十五年前绿化好多了,以前通向陵顶的五条小道几乎看不见了。前来旅游的人们发现了护栏,也就取消了了攀登的念头。我找了一片阴凉的地方坐下,喝水,吃些食物,想起十五年前,每一次来茂陵,都要登山五陵顶,举目远望,南眺巍峨绵延的秦岭山脉,渭水像一条白色的银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北隔险峻挺拔的九嵕山,在东西北方向,绿色的田园中20多个陵墓,可以完全确切考证的有李夫人墓、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墓、金日禅墓等。唯有将自己与天然美景溶为一体时,会感到生活是这么有诗意。想起自己曾经在陵顶上吟出的小诗,何等感慨。
咸阳塬上卧麒麟,皇家气派数茂陵。
马踏匈奴现雄风,山河岂能遭蹂躏。
今日重登茂陵顶,翠柏绿荫满眼青。
笑谈当年壮丽情,唯有墓地展汉景。
![[转载]咸阳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游记(一) [转载]咸阳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游记(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百度知识: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