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2025-10-02 14:18:51)

原文地址: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作者:闲云飘至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虽然不是在最好的季节和天气反穿了一段格聂南线,依然让我欢喜





(接上篇)话说530日(好像上一篇博文写错了日子),离开乡城,我们便走上了回家路。

在家拟定的路书,是从乡城到理塘,游玩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县,并在这里住宿一晚。

2019年夏天走藏东时经过理塘,虽然只是从城边路过,旅人们大都都会在县城东城门有“318 此生必驾标牌处拍照纪念,我们也不例外。在那里,我远远地瞥了一眼色彩绚丽、安静的理塘,内心便有个声音在说,希望有机会到高城一游。后来,理塘因为帅哥丁真在网上走红,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理塘也成了游人的打卡地。这几年,理塘有了供氧房,让我少了些畏惧。

开始我们的行程后,俺家领导说,既然回程要路过和游玩理塘,我们何不反穿一段格聂南线,一睹格聂神山雄姿。格聂南线是近些年川西比较火爆的一条自驾穿越路线。在理塘一巴塘的250多公里的穿越路线上,可以欣赏到川西高原独有的彩林、海子、湖泊、溪流峡谷、雪山等等,有“川西阿勒泰”“自驾天花板”之称。

与之相伴的是,将一直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路上穿行,路烂也是大名鼎鼎,按导航看,有一段路是无法通行的。

巴塘的姊妹湖我们在2019年走藏东线时已经欣赏过,而我们这次要走的话,是从离巴塘几十公里的地方开始反穿格聂南线,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则巴村或下则通村(丁真真正的家乡)住一晚,海拔是3700米。

我赶紧与则巴村和下则通村能够供氧的民宿联系。虽然知道则巴村是观赏格聂群峰的最佳位置,但只有下则通村有一家民宿提供弥散式供氧(基本静音的供氧方式)。这个老板是重庆人,我们加了微信,感觉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小伙子。因为有他我们提供路况信息,让我对走这条路有了一点信心。

但是,大半天要在高海拔地区的烂路穿行,最重要的是信号时有时无,汽车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大,而一旦陷入这种境地,那就非常麻烦。加之我有高反,所以还是非常犹豫。

从乡城出发,要欣赏格聂群峰,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反穿格聂南线,路难行;第二条路是经理塘,然后沿正穿格聂南线的路走一段,至海拔3900米的伊拉卡观景台,在这里观赏格聂神山,夜宿下则通村,路况很好。

离开乡城的前一晚, 我和领导在民宿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次日早晨看天气和导航再做决定。

次日清晨,天气貌似没太大问题,但高德导航帮助了领导,因为高德只给出了他最想要的第一条路,即走一段既颠又险的反穿格聂南线,第二条路不可选。

530日一早,我们告别乡城仲德村,走上一条忐忑的未知路。行一段国道再走上省道,要到我当晚下榻的下则通村,则巴村是必经之路,我便先导航则巴村。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走上省道,虽然天气明显变差,路况还算不错




离开乡城后,天气便晴转阴,甚至下起了菲菲细雨。越往前行,天气愈加不好,一路随拍的我,已没兴致拍照,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少。

当导航提示我们走上一条崎岖小路时,看起来离则巴村只有三四十公里了。但这条路完全颠覆了车在路上行驶的认知。这些年,我陪领导的探秘之旅,走过的各式村道乡道,至少是有车辙才算路吧。而这天,看到车辙的时候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丛林里穿梭,不时越过小溪,道路狭窄且布满乱石,有时上坡下坡极陡。司机要选路,怕路边隐蔽的石头把轮胎的侧面划破,因而,车开得极慢,时速最多不超过10公里,有时甚至只有四五公里的时速。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在这个草甸,见路边停了一辆车,却未见其人,估计是放牧人的车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在有车辙的路段,我才敢拍两张照片




坐在副驾的我,要帮司机观察路况,有两次,感觉已是无路可走,前面是密林。我提示他往右拐,他向右猛打方向盘,在树丛里上了一个个大大的陡坡,感觉好险。好在我没有指挥错。

路遇一块大石头,目测汽车是过不去,虽然我害怕高反,但我还得硬着头皮下车搬石头啊,因为只有副驾这边可以下车。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行至山巅,高山杜鹃开得正好,如果天气好,沿途的风景一定美不胜收




我们穿过丛林翻过山岗,偶尔也能在开阔的地带看到盛开的高山杜鹃。如果不是下着小雨,如果天气晴朗,风景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在一处草甸,有十几头牦牛啃着青草,靠边停着一辆车,但车上没人,估计是放牧人的车。

在一个半小时的极度紧张中,我们只见到一辆向而来的车。大约开了一半这种没路的路段,在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碰到一辆车,正好两车可以擦身而过。当两个司机挨得很近时,司机都停了车并摇下车窗,结果这是一对年约60岁的白人夫妻。

只见白人司机在手机上拨划了半天,将手机递给我们,他写了一个中文的“好”字。已经被吓得不敢高反不敢拍照、有点傻掉的我,竟然也没与他们简单的交流了,只说了一句“Thank you”,便和他们匆匆道别,甚至我和领导都没看清楚他们是一辆小型房车还是改了的面包车。

有了白人司机的“好”字,至少我们知道路线是正确的。领导要求吸支烟压惊,我坚决不同意,我说太想尽快离开这段令我们非常不安的路段。

这一个半小时的艰难穿越,除了路难行所带来的恐怖以外,阴沉伴小雨的天气更巨了这种恐怖的气氛,两双眼睛一直紧盯前方不敢吭气。

当终于抵达则巴村时,我才开始吸氧,喝葡萄水。在那里呆了一个小时,我已没有力气说一句话。心想,这高反也是可以用意志力抵抗的吗?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我们的车就停在则巴村这个台地上。可以想像,天气好的时候,涓涓流淌着的小溪,与雄浑的格聂群峰深情相望,何其美妙




则巴村是最佳观赏格聂神山的机位。的确,我看到了我电话联系过的民宿,在的房间内,透过大大的落地窗便可一览美丽的风景。因为天气不好,我们只能脑补七月鲜花开、海拔6300余米的格聂神山,在蓝天白云里傲然屹立的情景。事实是,花还没开,天空被乌云笼罩,只能在雾蒙蒙中看到大约海拔四五千米高度的雪山。

在这个大大的草坪台地上,除了我们的车,另外还有一辆与我们相距七八米的江苏牌照的轿车。只见两个20多岁的帅哥穿着短袖T恤,坐在正驾和副驾位子,车窗全部摇下来,正在大声而激动辅以夸张手势的理论着什么,大意是对旅行方案有了分歧。当时,我非常非常想上前劝劝他们,在这海拔3700米的高原,千万别激动啊,有事好好说,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难题。不然高反了,着凉了,那就很麻烦。

但我自身难保,基本也就站在汽车旁,走一步路都很吃力,也就没有上前规劝。他们注意到我在看他们,把车窗摇起来一半,但依然没有停止争吵。回来后,我总是想起那两个帅哥,担心他们没经验,在高海拔地区不顾身体的争吵,很后悔没上前他们有话好好说。跟领导说了我的感觉,他也觉得有些后悔。

离开则巴村,到当晚入住的下则通村只有20来公里了,心情轻松不少,导航说几十分钟便可抵达。事实是,在高原、在山区,导航的行车时间,只能是个参考。

出得则巴村,路面虽然比较宽敞,看起来没有任何危险,但驴友们形容的“炮弹坑”路才开始真实上演。便以龟速行驶,那规避不了弹坑还是直接将脑壳往车顶上撞,把人颠得是彻底没了脾气。又一次刷新我们自由行以来的特别体验。

终于龟行到一处停了不少汽车的开阔路段,我们知道,著名的格聂之眼到了。停在这里的车,大都是住两个村里的驴友。领导将车,拿上相机便没了人影,自顾自的去拍照了。

我则拿上拐仗和氧气瓶,慢慢走到那个被旅人们称作眼睛的地方,在没水的此刻,就是妥妥的一个大坑,被称为格聂之眼。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的格聂之眼,看起来像一个大坑。是我们无缘一睹它的高光时刻,但我依然可以说:我来过





旁边设有一个牌子介绍格聂之眼“格聂之眼藏语名为‘格聂仙’,位于理塘县格聂镇,幅员面积7.5亩,海拔3885米。格聂之眼为伊拉卡高寒草原中众多的季节性湖泊之一。该湖泊造型奇特,每年9月中下旬储满水后按地形圈层长出水草,高空俯瞰下犹如晶莹剔透的眼眸,被誉为‘通往天堂的眼睛’,俗称‘格聂之眼’。‘格聂之眼’所在区域是观赏拍摄格聂南坡和格聂群峰的最佳位置。”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我们在格聂之眼逗留了很久,景色宜人,让心安神宁静,仿佛又见南疆和瑞士

          


我们在那里玩到晚上近6点,虽然依然是乌云笼罩,偶尔天上也会有一丝亮光。我们看到峡谷中的村庄,初夏时刻,虽然草坪还不够绿意然,野花也还没有盛开,但那辽阔起伏的山峦草甸,透出勃勃生机,感觉着这既像南疆的喀拉峻草原,也很像瑞士的少女峰地区的小村庄,草甸、峡谷、村庄,镶嵌在大气磅礴的青山之中,如诗如画。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站在格聂之眼看到的虽未全部现身的格聂群峰,仍感受到它的大气磅礴和俊秀之美





站在格聂之眼的位置望,在巍峨格聂群峰衬下,草甸青青,一字排开的汽车和人都显处很小,让人对大自然由然而生一种敬畏之心。无比喜欢眼前这大气磅礴的景色,让我再次心生感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等渺小。旅行,让人的内心充盈着力量,也让人的心胸变得开朗。旅行,总是一次次帮助我,遇见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我也渐入佳境,任思绪翩跹,感觉这几个小时的烂路颠簸,虽然因天气的原因,让路上的美丽风光大打折扣,但还是有小小的满足感,至少我们人车安全地走过了那段荆棘路回想着穿越烂路时导航的一路安慰:“今天走遍世间烂路,此后人生皆是坦途。”让我们享受着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到达下则通村预定的民宿(近年,下则通村与然日卡巴村合并,但在订酒店时依然显示的是下则通村,而导航的话,两个村名皆可),民宿老板已在门口迎接,贴心地将我们安排在离服务台最近的一间房,地也早已开启,弥散式供氧可随时使用让人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民宿的餐厅,我们吃着牛肉汤锅,但领导的胃口比平时差了很多,可能还没缓过来吧。穿越烂路和弹坑路的艰难,超出了他的想像。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上图为从则巴村方向过去看到的下则通村,下图则是在返程时从伊拉卡观景台看到的下则通村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我们入住的下则通村民宿,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那晚,在海拔3750米的地方,睡了一个好觉,非常开心。

下则通村,是网红丁真的故乡。当初让他走红的照片,也就是在这个村里拍的。如今,他的父母也开了民宿。村里,不少村民正在将民居改造成民宿,也有些是重建。

次日又是一个阴天,我们只开车在清静的村里小逛了一下便离开了。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我们在空寂的伊拉卡观景台等待一个小时,格聂群峰依然不肯露脸,只得遗憾离开




车行至伊拉卡观景台,只有我们一辆车停在偌大的停车场。这里也是欣赏格聂神山的好地方,因为地势高些,看到的景色又不一样,前提是天气要好。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等格聂神山冲破乌云的那一刻。但这天我们的运气不够好,我们只有变着花样俯拍下则通村。

等了一个小时,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只得遗憾地离开。

沿460省道往理塘县而去,天气越来越糟糕,路过海拔4700米的铁匠山垭口,停车观景,看到的却是片冰天雪地,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只能悻悻离开。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又一次在“318 此生必驾”的城门打卡



到理塘,先在标有“318 此生必驾”的城门打卡。因为在路边打卡的人太多,聪明的理塘人,在公路边,专门为游人辟了一条路供其打卡。

真正走进理塘,与我的想像大相径庭,没想到这里是游人如织(可能因为是周六的缘故吧),在老城打卡拍照的游人不少。这个让我种草的世界高城(县城海拔3800余米),一下就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如今,特别怕人多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喜欢去冷景点的原因,一见人从众,便是怕怕怕。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理塘勒通古城,我也算来过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理塘县长青春科尔寺




在老城简单逛了一下,我们便开车去了位于县城城北山坡上的理塘县长青春科尔寺。在那里可以看到理塘全景,据说夕阳西下时在这里拍理塘县城,非常漂亮。这次,我们无缘一睹最美丽的理塘。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在理塘县城城北的山坡上,眺望彩色的理塘,如果是晚霞时分,一定非常惊艳




那天没有在理塘住宿,而是投宿在海拔较低的雅江县。车停酒店,我惊讶地发现汽车前挡泥板的螺丝,可能是在前一日穿越烂路时被震落。

此行从凉山州进、甘孜州出,七天行车2000公里。一路走来,有欢喜、有惊吓,也有遗憾,这就是真实的旅行。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初夏向北行(下)----一不小心,走了格聂南线
  从雅江回成都的路上,又一次路过折多山口。人真多啊,我们正好换个方向在车上观赏折多山口,还是记录之


(谢谢浏览,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