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曹爱旅行
小曹爱旅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5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3-9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与问答,心得体会

(2016-12-13 19:40:28)

       在领导的要求下我有幸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与问答这本书。为了更好地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帮助幼教工作者澄清认识、明确方向、提高教育水平,本书作者选取了《指南》各实验区培训中反映最多的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从如何正确地理解《指南》、如何正确地实施《指南》、如何开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等方面,对五大领域及课程实施等各年龄段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予与分析,明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从而深入浅出地解读《指南》精神,对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教研与培训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在一线的教师在落实《指南》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李季湄老师根据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特编写了《指南》实施与问答这本书。
        当我读到有关健康领域,幼儿每天睡眠要达到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但对于班上不爱午睡的幼儿该如何处理妥当这个问题时,我陷入了沉思。我们都知道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午睡习惯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知道,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幼儿的生理发育和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对于幼儿的个别差异,成人应了解、理解并尊重。其实幼儿不愿午睡、不喜欢午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应对个别不喜欢午睡的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和了解,找出幼儿不愿午睡的真正原因,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例如,我们班的崔之浩小朋友,他就是一个不喜欢午睡的小朋友,每当午睡的时候他都不睡,不是拽枕巾就是拽旁边的小朋友,搅得旁边的小朋友也睡不成。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坐在他旁边有时拍他,当老师坐在他身边陪他午睡的时候偶尔也会睡着,但老师不在身边的话他就不睡。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和颜悦色的对他进行说教,可是时间一长我就没有了耐心,对他进行恐吓甚至有时会让他站在旁边进行罚站。后来我看了李季湄老师为老师解答的有关对于不喜欢午睡的幼儿该如何处置问题时,我豁然开朗,后来我和他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了解我了解到他爸爸是个夜猫子,对崔之浩的入睡时间从不要求,早上睡到自然醒,只要爸爸送幼儿园没有一次不迟到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到了中午他就不午睡了。后来我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并达成教育共识,在崔之浩作息时间上保持一致的管制和要求,晚上九点前必须长床睡觉。从此以后崔之浩小朋友开始按时来园,中午也午睡了。
        虽然《指南》在教学上给我们指明了道路,但是《指南》能不能看成是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国家标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李季湄老师指出,“指南”这一名称已经明确地表明了《指南》的性质,指南与标准有着不同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凡以标准命名的事物强调其统一性、规定性;凡以指南命名的事物其性质则是强调导向、指引。
       在关于《指南》的理解第一个问题,中国各地的差异很大,实施《指南》是不是统一要求全国幼儿一个模式,李季湄老师的回答是否定的。《指南》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于幼儿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先天或后天的、环境的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所带来的个体差异必须予以尊重。”在实施《指南》时不要将幼儿做盲目的攀比,用一把尺子去统一丈量所有的幼儿。
        例如,在幼儿使用剪刀技能方面,由于幼儿的发展个体差异,我们不能用统一的目标来要求幼儿,更不能将幼儿进行盲目的攀比。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由简单到复杂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简单或复杂的材料。这样不仅照顾了动手能力差的幼儿还给了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与问答这本书,给我们在落实《指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明了道路,所以以后我还会继续研读这本书为以后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