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瑟》说课稿

(2016-04-01 07:59:0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说课文稿

一、说教材

《锦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这个单元是学习唐代诗歌。学习这一单元要求是,在理解诗意、把握意境的基础上,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鉴赏时,要学会知人论世同时注意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锦瑟》是古典诗歌里的精品,想象丰富,意象精美,意境深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二、说教法

根据单元要求,我把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诗句的鉴赏和诵读感知上,感悟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我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指导法、诗句分析法、情景再现法等多种学习方法。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和形象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说学法

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自学习惯不是太好,自学能力不是太强。我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能根据课文注释及其他资料鉴赏诗词的能力,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锦瑟》诗的地位作用及学生的特点,还有古诗词教学方面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弄懂诗歌的内涵,感悟该诗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教师的引导开始,以学生的研讨交流再加上教师的总结结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美,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五、说教学重难点

《锦瑟》因其美学色彩的不好把握而著名,但它同时又是一首充满魅力的古典诗歌,所以对它的讲解重点放在恰到好处的品味诗歌的意境。在此重点基础上,难点显然就是“结合具体意象,理解诗歌的多义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名诗对接:(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一起揭开《锦瑟》神秘的面纱。

(二)作者简介(见课件)

(三)课堂活动(师生互动)

活动一: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听教师读,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2、请一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活动二:探究主旨

    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解说:自由发言,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活动三: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1、哀怨的基调    2、凄迷的意境    3、华美的语言

活动四:集体朗读(再次感受诗歌诗韵诗意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七、说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任选一主旨,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板书如下                                      锦瑟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  (比喻)

颔联:思念至深,其苦难言  (典故、传说)

颈联:沧海桑田,美玉生烟  (典故、传说)

尾联:事过境迁,此情难待  (直抒胸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