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长寿

(2017-03-03 14:39:30)
标签:

健康

体育

养生

健康≠长寿

(讲稿二)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前次我们讲过《百病源于气》,内容主要是强调我们精神状态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对身体内的心肝脾肺肾等内脏造成的影响。今天就来谈谈健康与长寿是否是统一的或是矛盾的,时间充足的话再谈谈饮食、用药等问题(见前两篇博文),都是我在网上向智者高人学习后获得的一点浅见,欢迎在座的各位朋友、特别是生物老师斧正。

我们都知道人的寿命取决于元气,健康源于宗气。元气由先天遗传,宗气在于后天的饮食营养及生活环境的优劣。有人年轻力壮突然猝死,有人疾病缠身却寿命不短,说明健康长寿是两个概念,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划等号。

据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生命在于运动”,两千多年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只是重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人人崇尚运动健身的今天,“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响彻全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街边人行道上、公园里到处可见从事各种锻炼形式的人们活跃的身影。但是,我的一位已经去世的长辈曾表述过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生命在于静止。他生前除了一点家务劳动基本不爱运动,享年85岁,而这位长辈的一些爱好运动的同龄人都先于他离世了。

“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这是个困扰人心的话题,人们在争论中普遍感到困惑迷茫、莫衷一是。网上一位名叫“独木垂钓”的博主浅析过这一话题,我认为写得很有水平。他认为:生命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在生命的代谢运动(motion),一种是外在肢体的机械运动,或称之为锻炼运动(exercisesport)。内在的代谢运动是生命存在的本质和形式,是生命生长和繁衍的过程。没有内在的代谢运动,一切生命都不复存在。或许亚里士多德正是出自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所以提出“生命在于运动”(life lies in motion),而不是说“life lies in exercise……所谓代谢过程也就是生命细胞从生长到死亡的循环更新过程,而生命细胞更新代谢次数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无数次的代谢过程构成了生命的固定周期,这个周期也就是生命的寿命。虽然生命的周期恒定不变,但是,走完这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却是一个可调的变数。因为,生命细胞的代谢速度越快,人的生命运行结束其周期(寿命周期)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相反,生命细胞的代谢速度越慢,人的生命运行结束其寿命周期所用的时间也就越长。也就是生命存续的时间也就越长(生命的使用寿命越长)。……生命的外在运动(exercise)通过消耗内在细胞生命而获得动力来源,其中包括心肺细胞、脾胃细胞、肝肾细胞等等,这种消耗一方面扩张了心肺脾胃,供氧、供血以及供给营养的机能,增强了生命抵御风寒疾病的能力,提高了生命的强健程度和运动能力,使生命获得了良好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这种消耗性的运动在提高生命健康状态的同时,又大大加快了身体内在器官及其组织细胞的更新代谢速度。在生命细胞更新代谢次数有限的情况下,细胞的代谢速度的加快,必然缩短生命运行的寿命周期。(举例:心脏不是永动机,它跳动的次数有定数的。自然界里,有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心率快的动物寿命短:老鼠每分钟心率300500次,寿命只有一至两年;加拉帕克斯群岛上的陆龟每分钟心率610次,正常可活两百年甚至数百年,略。

他认为:生命的生长或死亡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当细胞的生长数量大于死亡数量,就表现为生命的成长;反之,当细胞的死亡数量大于生长数量,就表现为生命的衰老甚至死亡。因此,任何形式的外在运动(exercise),都不可能逆转这种因运动消耗所引发的衰亡趋势。因为任何形式的外在运动都是对生命的消耗,即便看似强健的体育运动,以及不得已而为之的健康运动,也概莫能外。(举例: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并没有超过常人,部分运动员的寿命甚至不及常人,如一些英年早逝的运动健将、时尚健身教练等等,略。)

他主张“长寿在于静止”;“强健在于运动”,这里所说的静止是相对于过量运动的静止,它是一种绵延的自然运动。此处所说的“绵延”是那种绵绵延缓的、没有剧烈起伏波动的运动。这种绵延的自然运动相对于剧烈的运动而言,可以说是相对的静止,因为它是平静的、和缓的、轻柔的。这种绵延的自然运动既能够疏导内在气血、又能够舒展外在筋骨。这种相对静止的运动如同走步相对于跑步、百步相对于万步、太极拳相对于少林拳的运动。所谓“生命在于静止”,意思是说在相对静止中尽量减少生命能量的消耗。在相对静止的运动中,既能够保持外在肢体对运动的生理需要,又能够满足疏通气血的养生需要;既能够适应身体健康对运动的自然需要,又能够使得生命能量的消耗最少。这种相对静止的、和谐的、平缓的运动能够减缓生命更新代谢的速度,因此,能够延长生命寿命的使用周期。(举例:如作家、书法家、画家和科学家等,活到八九十岁者不乏其人。和尚、道士大多健康长寿,这与他们经常坐禅入静不无关系,略。

所以说我们只要通过绵绵延缓的运动使身体的健康处于安然无病的状态即可,不要以透支生命为代价去追求强健的体魄。在座的老年朋友居多,更要珍惜自己残存的宝贵的元气,尽量使自己在无病的状态下延年益寿,乐享天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