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散漫的旅游(二)

标签:
旅游健康回忆录 |
11月3日清晨,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大哥大嫂,大哥要我转告家乡所有的亲人们,他恢复身体健康了,我们相约明年秋天在长沙再见面。在石化医院站,我们上了186路公交车前往天津火车站,到站后很快就登上了天津至北京的C2034次城际高铁,历时半小时就到了北京南站,以致从来没有坐过高铁的妹妹说她还没有韵过味儿来就到北京了。在车上的邻座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外地小伙儿,他主动热心地为我们上下行李箱,陪我们购买地铁票,一起从4号线转2号线,并建议我们不要相信各类旅行社的宣传,自己搭火车去游览长城。这小伙儿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活雷锋。
出了地铁2号线前门站,来到前门大街,看着不远处高高的正阳门楼,心里一股暖流在涌动。北京啊,我回来了,亲切又陌生的故乡,熟悉悦耳的京腔京调儿,冲击着我的视觉听觉,瞬时让我感觉回到了幸福的童年。但拖着行李箱的我们很快就被很多介绍各个旅馆的人包围了,妹妹心软,不断地答腔应付。我不搭理任何人,掏出手机用导航,径直找到了女儿为我们预定的位于煤市街81号的西华京兆饭店。这宾馆位置很好,出门就是大栅栏公交站,步行15分钟可达天安门广场。我们预定的是有窗向阳的房间,入住504号标间,每天的房费是278元。房间比我想象的要小、床铺也狭窄。微信中给女儿发了房间照片,抱怨了几句。女儿回信说,这可是寸土寸金的京城啊!想想也是,这里是前门附近、紧邻大栅栏的地段儿,交通方便,房间里热水空调都给力,算不错了,店里还住了不少外宾。每天进出还可练练听力。另外,我们选择住这家店的重要原因是它在煤市街边,是距离甘井胡同最近的宾馆。
在房间里稍事休息后,我们出门沿着煤市街向南步行了300米左右,就看见了街对面的蓝色路牌儿上标明的几个白色的大字:甘井胡同。遵循箭头所指方向,来到甘井胡同口,墙上订着红底白字的胡同名“甘井胡同”。
没有丝毫迟疑,我们很自然地朝胡同里走去,在离胡同口不远的一处四合院儿门口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Oh, My God!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十年过去了,这老院门还在!两级台阶儿边上的石头都松动了,大门上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得看不出底色儿了,门上挂着红色的牌儿,上面写着“防火重点院(楼)”。唉,我们老了,旧居也老了,人生真的短暂呀!
http://s3/mw690/0062BdLIgy6XyvjLXTY52&690
这儿当年曾经是全国电业总工会的单位宿舍,也是我父母的结婚洞房、我们兄妹四人的出生地。小时候,我和哥哥每天早饭后一起站在院门口的门坪里,翘望幼儿园校车能快点儿来。那狭长的、色彩鲜艳的、有着一个个类似囚车上的小窗口的校车每天在胡同里穿行,一路响着欢快的铃铛声,上午接下午送,这小小门坪承载了我们多少童年的欢乐啊!自从搬家到南营房的水电部宿舍楼后,我再也没有去甘井胡同,再后来我们全家离京赴赣,就将甘井胡同埋藏在记忆深处了。如今花甲之年,故地重游,感触万千。上前敲门,无人应答,门不开。再看临近的胡同都已翻修一新,甘井胡同深处也有工地在施工。这一带的老胡同在煤市街上均有指示路牌儿,国家是要将这些老胡同翻修后恢复原貌。这个老院门似乎在等着我们见最后一面呢,估计我们如果晚来半年就见不着它了,替代它的将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新院门。我像与老友重逢一样,在旧居门口照相留影留念,了却自己寻根过程中的一桩心愿。
http://s3/mw690/0062BdLIgy6Xyvwaome92&690
甘井胡同虽然紧邻闹市,却非常寂静,行人稀少。我们沿着胡同向里面漫步闲逛,绕来绕去地走过好几条胡同,来到前门步行街。到了晚饭时间,我们选了在鲜鱼口美食街的第二家店吃饭,点了50元老北京炸酱面,不觉得好吃,味儿太咸。邻座一位来自厦门的游客也点的是炸酱面,却吃得津津有味儿的样子,令人困惑。他说他刚刚在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店)吃了一份125元的烤鸭,感觉肚子空空的,才到这儿来吃碗炸酱面。他已将那份烤鸭和发票拍照了,并把手机里的照片给我们看了,只见小碟子里几片鸭肉、几片薄饼,那分量真是太少了,味道一般,还不如他家乡的好吃。他说这不是坑爹,而是坑爷爷啊,他打算将照片发送到微博。妹妹说我们不去全聚德吃这样的烤鸭了,不上当挨宰。可是女儿在微信里获知此事后仍然坚持建议我们一定要去全聚德吃烤鸭。她说你们去了北京怎么能不吃全聚德的烤鸭啊,全国闻名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啊,想想都会流口水的。年轻人吃的是名气、牌子,我们是吃口味、实惠,明显的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