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一章教学轶事8
(2015-06-26 10:28:28)
标签:
回忆录教育教学教师学生 |
2009年4月,我被抽调去参加长沙市中学英语口语考查工作,担任口语插标的测试员。这项工作是长沙市教育局为评价检测初中毕业生的英语听说及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而开展的。第一天上午,所有参加理科实验、英语口语考查插标的教师在市六中开会。会上照例是教育局领导讲话、招办负责人布置具体事宜。全市城区分为7个插标小组,每个小组含理科实验7人、英语口语7人。根据安排,这14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所有成员均已回避了自己的工作单位。按照规定,负责插标的小组每天上午、下午各完成对一所学校的考查插标工作,上午插标的学校负责接送并安排工作午餐,下午插标的学校不需接送、不管晚饭。届时由组长随机抽取该校100名学生作为插标对象,理科实验50名;英语口语50名。被抽取的插标对象都需交验本人学生手册,确认其身份,再进入考室。英语口语考查采取面试形式,由测试员即时评分。全部插标考生考查完毕后,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插标学生的口语考查成绩,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全校学生口语考查成绩的等级比例。毋庸置疑,这成绩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所以考查插标工作成为各个学校最为关切的焦点。会上反复强调教师在考查插标工作中要客观公正,不准接受插标学校的任何馈赠。我们工作时必须佩带标有各人单位、姓名的测试员证,意味着接受别人的监督。最后,我们每人都签订了诚信承诺书。会后,我们观摩了对市六中的考查插标,对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午饭后,7个小组奔赴各自负责的插标学校。
我们组的第一天下午考查的是位于香樟东路的南雅中学。这是一所寄宿制中学,走进校园,你会发现该校的建筑物融合中西特色,显得清雅别致,且因远离中心城区,空气异常清新。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校园给学生们创造了可以潜心贯注、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我们一行14人被学校有关领导迎进了接待室,只见长桌上已摆上了各色水果,刚坐下就有人泡上了热茶,给我们还递上了一个纸盒,外包装显示是个学生用的单人床单。我们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受到此等款待,不禁面面相嘘,顿感压力倍增。理科和英语组长随机抽取他们学校100名学生作为插标对象后,我们就按照程序开始面试,对考生逐个进行口语考查测评。考生们在朗读环节语音语调规范,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在回答测试员的提问时显得过于拘谨,看得出大部分考生都会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尽量用正确的简略回答。显然,他们的老师仔细研究过试题形式及评分标准,事先对学生有所训练,要求学生如何在面试中回答简练,做到不出错、不被扣分。考查测评结束,50名考生的评分全部进入A等的分数段,由此确定他们全校学生口语考查成绩为A等。理科实验那边的50名考生成绩也是A等。两项考查的结果均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学校,一份当天上报市中招办。对这样的考查结果,南雅中学领导、教师相当满意。眼见天色渐晚,我们14个人要到路口去等公交车回去,南雅中学的领导主动提出派车送我们到市中心,并热情地挽留我们吃晚饭。盛情难却之下,我们就破例在南雅中学附近的酒店吃了晚饭,坐专车至市内各家附近下车。人人吃饱喝足,还提了个纸盒回家,内心若有所失,感到略有不安。
第二天,我们来到位于河西的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他们学校的接待室里同样摆上了水果茶点,有些人因为路远,清早来不及吃早点的也就不客气地开吃了。组长随机抽取了插标对象后,我们就开始按程序紧张工作起来。我们发现这个学校的考生在问答环节完全不似南雅中学的学生那样小心谨慎。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大部分人思维活跃、开朗健谈、随性发挥,说多了难免出错,但你可以看见考生展示出的真实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依据当时的评分标准,我们先给每个考生预设为满分,考生回答精彩并不加分,出现错误立即扣分。尽管我们都认为这样的评分标准有失公允,测试中还得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操作,给几个考生评定为B等。我们看见站在考室门外的青年教师们比学生们更加紧张忐忑的表情,心有不忍。学生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更关系到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测试员们手中笔下有千斤啊。
中午,我们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学生食堂吃过午饭,随即来到下午的插标学校师大附中。我们想先到学校稍事休息,以便下午的工作。不料他们学校午休静校,传达室门卫不让进。我们表明身份也不行,非要我们下午2点再来。门卫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倒也无错,可我们14个人站在校门口晒着太阳也不是个事儿。组长只好打电话给他们的领导,门卫这才遵从领导旨意让我们进去休息。由于业务熟练了,下午的考查插标工作进度快些,也很顺利。就是全天在外面无处休息,晚上回到家后感觉很疲倦,睡眠状况大有改善。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小组对明德中学、周南中学、地质中学、11中、15中、培粹中学进行了考查插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此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从中发现教育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也反映了部分学校存在的尴尬与无奈。首先是有的学校在我们随机抽取插标对象后,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交出考生名单,说辞是教务处要查对学籍表、打字员速度太慢、到各班召集被抽取的考生拖延等等耽误了时间。其实这都不能成为理由,市里何时到校考查插标,早就通知了有关学校做好准备工作。真实情况是他们需要在随机抽取的名单中尽量剔出成绩较差的学生,换上成绩较好者替考,这类李代桃僵、冒名顶替的伎俩需要时间临时操作。而我们的职责则是严格执行面试纪律,从确认考生身份起就从严把关。凡是备考室点名时对自己的名字反应迟钝的、交验学生手册时里面本人相片胶水未干的、对手册里面的家庭情况不甚了解的、说错父母姓名和家庭住址的,面试时的表现与手册里的成绩记载天差地别的,统统作为替考者怀疑对象,我们将这部分考生单独留下做思想工作。为了不使学生难堪,我们首先表扬他的口语优秀,体谅他来替考绝非本人自愿;我们不会追究他的责任或是为难他的老师;我们只是要求拥有这个学籍号和姓名的考生到场接受考查。我们不想知道替考者的真实姓名,但如果继续冒充他人考试就是诚信品德有问题了。话说到这份儿上,这些可爱的中学生全都很爽快地承认自己替人代考的事实,表明他才不愿意代替那个口语差的同学来考试呢,然后浑身轻松地离开了考室。我们则持名单找到所在学校的老师,请他们通知插标对象本人到场,接受考查。这场景令人不快,双方老师都是面有愠色、隐忍不发而已。听说有个别学校为了应付考查编了两份学籍表,这个没有证据,但愿是空穴来风。其次是有的学校不遵守面试纪律。按规定,面试完了,考生须离开考场,不准和仍在备考室里待考的考生说话交流情况。我们考查小组人手有限,考室外面及备考室的纪律需要所在学校的老师负责。可是有的学校老师睁眼闭眼地让部分已面试过的考生进了备考室,我们去点名时都可以认出面试过的考生,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应该更清楚。更有一所学校将我们的考室设在三楼、将备考室设在二楼,考生出了考室就和备考室里待考的考生混为一体了。我们的组长很气愤地要与他们的领导反映,他们假称领导外出,派出个教务主任出面整顿纪律并且言不由衷地道歉,奈何?有的女老师故意凑到我跟前端详我的胸牌儿,无非摆出记住我的单位和姓名的神态,我满不在乎亮出胸牌,让她看清楚点儿。其实我们也很同情某些任课教师,学生的语言天赋各异,谁都不能保证随机抽取的学生个个口语达到A等,那是领导们的一厢情愿。出现优劣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正常现象被视为不正常,迫使某些老师违心地搞点儿自欺欺人的小动作。我们负责考查插标的老师都签订过诚信承诺书,如果我们不能严格执行面试纪律,只图眼前的皆大欢喜,过后反而会成为某些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有损自己的师德形象。教育体制下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这类政策——对策——应对之策的现象还会循环反复,我们普通教师无所作为,只能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罢了。最后一天工作结束,我们盘点了这次任务所得的物质收获,总共是:一个学生床单、一个小水壶、一张100元的购物卡、四包香烟。这都是被插标学校分别送的,我们14个人没法拒绝,自然笑纳了,会否算上蚊子,不得而知。听说从2015年起,中考增加口语考试,实行人机对话考试形式。每个考生与计算机直接对话,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考试成绩真实可靠,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这也使长沙不少培训机构推出针对初中学生的中考英语口语培训项目,口语不好的学生去报名参加培训也增加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负担。
2009年6月,学校教务处通知我参加高考阅卷。我拒绝去阅卷,理由一是我即将退休,不想干这辛苦的活儿。理由二是我视力不好,高度近视+轻度远视+弱视,阅卷用的都是些被淘汰的386,太伤眼睛了。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不服从工作安排。教务主任很客气地表示体谅我的困难,说他自己考虑不周,立即改派其他老师去阅卷了。我先生认为我应该克服困难去参加高考阅卷,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为何不给自己的教书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我想,正因为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地干了一辈子,我也要尝试一下落拓不羁、敷衍塞责是何滋味儿,不然就没机会体验了。为人处事须春风,但不可太过完美无缺,白璧微瑕才是真实可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