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 忆The Memory第三章金盆山下4

(2015-04-30 12:54:44)
标签:

回忆录

共大

学生

一个夏夜里大约11点左右,学校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哨音,我们还以为又是军训任务,班主任跑到宿舍通知我们去救火,原来是学校附近的垦殖场的松香厂起火了。全校师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带上锄头、砍刀爬到松香厂的后山上,去开劈一条防火道,防止火势向山林漫延而发生山火,另一部分人则直奔火场救火。此时熔炼松香的大炉子及附近的明火正旺,工人们在用沙土之类的东西灭火没有效果。同学们的任务是把一个个沉甸甸的装有松香的箱子搬运到远离火场的地方。松香箱子又大又重,根本抬不起,大家就用翻起滚动的办法将箱子推到安全地点,大部分老成品很快被运离了。但是混乱中没有工人注意到学生是用这种方法在搬运,也没有人告知当天下午才出炉倾注在箱子里那部分松香还没有凝固,结果大家翻起滚动时松香油从一个个箱子里倾泻而出,滚烫的松香油浇在同学们的腿脚上,把脚和凉鞋凝固在一起,一时间惨叫声四起。学校领导赶来制止搬运这部分箱子,将受伤的同学送到场部的医院去了。有的排是分工开防火道,就是砍树挖植被,开出约两米多宽的土路,只有一个同学受伤,也不知怎么弄的,他黑暗中用锄头除杂草时挖掉了自己的一个脚趾头。因为松香是易燃品,火焰继续往上窜着,谁也无法灭火,只能眼睁睁看着冲天大火熊熊燃烧而束手无策。我们退回了学校,大家也睡不着,望着烧红的半边天感叹不已。大约凌晨45点钟,赣州的消防车才赶到火场,松香厂只剩下几股黑烟了。学校第二天放假让我们休息,还表扬了为抢救国家财产受伤的同学。那时候的人把国家财产放在第一位;不惜生命保卫国家财产是受到鼓励褒扬的。如今是不会让这么多未成年的学生去救火的。

金盆山区交通不便,每两天才有一趟开往信丰县城的小型班车,只有36个座位,谁有急事想进城能买上车票就算有能耐的了。学校放寒暑假时,有近六百多人同时离校,就不用做梦坐班车回城了。放假那天学校食堂停伙,每个学生揣着食堂发的四个馒头、自带水壶,步行85里路回县城,赣州同学再另想办法回赣州。一路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搭便车,就是拦截运木材的卡车。我们与司机套近乎、说好话、装可怜,司机被缠得没法就同意我们七、八个人上车。山路崎岖,卡车剧烈地摇晃颠簸,我们坐在堆得高高的光溜溜的圆木上,手指紧紧地抠住木材里的缝隙,遇有路边大树的枝桠斜着下垂到路上方,我们需要脸朝下身子伏在木材上通过,身体被硬刷过一样生疼。尽管如此狼狈,一路上看见还没有拦到车、仍在路边走着的同学,几个人还得意地打招呼,车下的同学们则满脸的羡慕嫉妒恨。有男生不屑于讨好司机,就趁着卡车上坡速度较慢时,强行爬上车坐一段路,被司机发觉赶下来再爬另外的车。有一伙女生手牵手站在路中间拦车,司机见状停下,让她们先让开路,并同意她们搭车。谁料她们刚刚让开,卡车一溜烟就开跑了。再次拦住车后她们学乖了,留几个人在路中间、几个人先上车、两人扒在车边,司机只好让她们全部上车后才开车。现在回想起来,司机们是不愿意人货混装,怕出事儿,为我们的安全考虑。而我们是年少气盛不怕死。即便有运木材的卡车,但数量有限,大部分的同学只能步行,在半道儿的交叉路口也有可能碰上从其他方向回城的各种车辆,再想法子搭车。我仅有一次放暑假是从学校出发一直步行到县城的,那天别人都先后拦到车走了,剩下我和廖经英同学结伴而行。我们一路上饿了吃馒头、渴了就近找人家讨水喝。离城30多里时,她突然脸色苍白,坐下休息就站不起来了,我吓坏了用力拖她,她比我高大,怎么也拖不起来。附近茶馆的老板看见了,说你同学是中暑了,他帮我把廖经英扶进茶馆,泡了滚烫浓浓的盐开水给她喝了好几碗,揉着她的虎口好久,她的脸色才好些。谢过老板的救命之恩,我们继续上路,太阳下山了,气温略有下降,我们慢慢儿地走到天黑才看见县城的灯火,眼泪就流下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