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东南】(浙)雁荡山摩崖石刻

标签:
骑游东南雁荡山摩崖石刻 |
分类: 文物古跡 |
古人云:“游山如读史”。每到一处大山,我都喜欢漫步在涯边路旁、洞府殿宇和高崖绝壁下,一面欣赏自然风光,一面欣赏那些刻在石头上的记忆——摩崖石刻。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历史、文学、艺术、宗教、道德、伦理和情操等方面的知识和教育。
雁荡山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或清晰或斑驳的摩崖石刻,这是历代文人墨客游历雁荡山之后题咏与赞美,给雁荡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
据记载,雁荡山的摩崖碑刻共有340多件,其中唐代的4件,宋代的50件,元代的2件,明代的43件,清代的36件,现代的150多件,以及待考的50多件。
大龙湫连云嶂崖壁的摩崖碑刻群,困势布刻,大小高低,错落有致,颇具匠心,而经得起欣赏玩味的各体书刻也相当多,是雁荡山摩崖碑刻中的佼佼者。
“钟鼓齐鸣”,位于灵岩景区入口处,是拍照率最高的石刻。
位于灵峰景区观音洞门口的“神游 丁卯之春 林曦明题”,最常见的是被人读成“色神”,咋一看,还真蛮像。
最古老的一块摩崖石刻为灵峰景区雪洞内岩壁上,刻有“太守夏启伯到山”七个小字,字旁有“开元二年九月日”字样(如右图)。唐代开元2年即公元714年,距今已有1295年的历史。
最新的一件石刻位于灵岩景区,2008年11月13日,莫言受邀来到温州,与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到雁荡山观光。莫言以雁荡山为题,当场做的一首诗:“名胜多欺客,此山亲游人,奇峰幻八景,飞瀑裁九云,石叠千卷书,溪流万斛金,雁荡如仙境,一见倾我心。”
“无上妙境”嵌于观音洞天王殿前左侧岩壁上
“吾恋”
----
(照片2019.11 手机摄于雁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