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魂宝一绝

(2018-10-25 05:10:32)
标签:

榆林

红石峡

摩崖石刻

红石峡石窟

分类: 文物古跡
四年后,再次来到榆林红石峡,喜欢这处红石上的摩崖石刻。补充些外景照片,

以下图文引用我的WY博客《老K的历程》2014.10 日志:

陕西榆林城北3公里处,有一处并不起眼的小峡谷。深几十米,长约数百米,峡内榆溪河水清冽,在陕北绝对算是条大河。

此峡两岸红岩对峙,是由含红色氧化铁的砂石岩被榆溪河水侵蚀的天然峡谷,名为红石峡,又叫雄石峡,却名冠边塞。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

红石峡石刻

红石峡出名的是红石上的摩崖石刻,被誉为塞外小碑林。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文官、武将、儒士、僧道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豪饮唱和,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

在它的东西石壁,摩崖石刻相连,窟洞、殿壁、碑石镶嵌的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一百六十多处,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文采飞扬,各放异彩,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亦是花丛一艳,堪称壮观。

从古至今各代志士仁人题写书法统计如下:华夷天下、屏藩是寄、百二雄关、雄震三秦、功在名山、河上千古、振河不洩、大漠金汤、力挽狂澜、蓬莱仙岛、榆溪胜景、威震九边、还我河山、汉蒙一家、流沙蓬岛,谿壑廻春、榆溪胜地,天外奇峰、金汤吐秀、天成雄秀、雄石硖、长天铁梁、中外一统,金汤永奠、严赫具瞻……

摩崖石刻中有为庆功题刻如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7年)10月延绥镇兵备副使张在东崖上刻纪出击挞谈获胜“褚将振赈凯旋大会于红峡”的战功;

有赋诗题刻的如南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三边总督曾铣《山墩望套》诗;有铭记题刻的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巡抚王汝梅题刻的“龙蟠虎踞”;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巡抚陈性学题刻的“雄石封关”;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巡抚刘敏宽题刻“华夷天堑”;
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
有革命先烈杜斌题刻的“力挽狂澜”;
更有蒙文石刻,为红石峡摩崖石刻魂宝一绝。

红石峡石窟

峡谷两边的石崖上凿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石窟约几十处,石窟里供奉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殿、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等。有的石窟还安有门窗,在门窗的下面有石桌和石凳。

东崖原有雄山寺,崖高12米,长250米,依壁凿石成窟,据史料记载,原有44窟,窟内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据记为明代所创,“文革”中尽遭破坏,所存无几。石窟虽高低错落,但全部经由暗河贯穿,暗河之水竟是自对岸由引水桥引至此,设计极为精巧。

红石峡由于风光秀美、景致独特,历来都是艺术家们创作的宝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即是拍摄与此,彼时林青霞、张国荣、梁朝伟、张曼玉、王祖贤等明星齐集于小小的榆林市,成为小城当年的一大盛事。


(照片2014,10摄于榆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