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16-03-23 15:01:14)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峰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高峰 安庆市华中路三小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地学习,能愉悦地与人合作交流,课堂上生成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不同的学生都在获得知识学习,技能培养。

一、传统接受学习成阻流之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作业。不难看出,此模式主要通过听讲与接受、记忆与模仿、强化训练、变式训练、理解记忆书本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解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勤奋与刻苦的品质方面固然有很好的作用,但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的以下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被动接受方式。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很少,,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体验、获取知识的状态,没有理解教学的实际内容。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更难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会学习的能力较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依靠学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少,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少,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二、三环五步新模式,筑起舟来明方向

尊重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技能培养而设计,与生活实际经验充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猜想、探索、验证等一系列的体验,构建数学模型,与人合作交流,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引领着学生学习,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先学后教,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之上。学生先通过预习,对新课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自学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就可能会对新知产生疑问,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本节课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开展的主线,展开教学。教师的教并不是完全的教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学习方法去解决这些疑问,从而获得新知的建构。

课堂正如一个表演的舞台,新课程下,教师早已不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我们的学生们。高效的课堂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一切知识获得的实践者。重视培养学生会自主学习、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新知,并将体会和别人一起分享。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由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当堂训练的作业是分层次设计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是所学的重点、难点,是对新知建构的及时巩固,训练中也会出现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容易出错的题目。当堂训练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将练习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三、从研模到建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成长

我区从提出“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到广大教师不断尝试、反思、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的颤动,这是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充分地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作为根本点。作为一线教师,先对这种模式的模糊,不清楚,到如今的频繁使用,感受着她给我们教学改革带来的惊喜。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她有模而又无定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创新性。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而不是一味的套用模式。

    追求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锲而不舍的目标,在行走的路上,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才能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哪怕是一点一滴,就是进步。相信我们教师的改变,带给学生的就是学习的快乐,就是成长中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