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行走|范庆元老师作文写作示范课点评

分类: 培养引领 |
语文行走 | 范庆元老师作文写作示范课点评
4月26日,周三,下午是学校语文学科备考时间,我们语文组同仁有幸听了范庆元老师的一堂高三二模阶段作文写作示范课。范老师课上得很稳,很实在。课后,语文组同仁开展评课活动,我不揣浅陋,发言如下:
范老师的《二元关系思辨作文训练》对应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的“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当然,范老师的课是偏于“思辨性表达”的,那么,范庆元老师这堂作文示范课有哪些特征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关注高考新动态注重二元、三元作文模式的思考
范老师是有着经验丰富的语文老教师,能够把握当前高考动态。当前,二元、三元关系的思辩作文写作是高三复习比较棘手的一块,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即使硬着头皮写了,也多是大段大段地引入政治学料中的哲学内容,内容空洞无趣,所以,范老师这堂课也给我们的复习备课树立了良好榜样。
二、本色的课堂。
范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本色的高三作文指导课,真实而且有所得。当然,我们说“本色”,其实也蕴含范老师的匠心,没有准备的课堂肯定不会上得如此轻松、本色。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木色的课堂的底色在于匠心独具。
三、注重审题、行文示范(“示人以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范老师这堂作文课给我们、更给学生以如何审题,如何写作行文。这里的示范给了行文的结构的甲、乙、丙、丁等多种模式,让学生有抓手,虽然说套路对学生作文写作是一种束缚,而现实状况是,许多学生连救命的稻草都没有!
四、注重学情把握和学生训练
高三二模阶级的实际,便是学生忽视甚至无视作文训练,而这堂课范老师在讲完“快与慢”的例子示范后,更让学生思考“引体向上”与“匍匐前行”的二元关系,注重训练,学以到用,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