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中期研究报告
(2020-06-10 17:49:57)分类: 课题研究 |
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
中期研究报告
本课题自2018年5月申请,9月立项(立项编号AJKT2018-094)以来,举行了开题会,按照既定方案,利用学校优良的师生资源,通过文献整理、实验研究、活动调查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现将课题中期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国内外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或者核心素养的研究,作品成果众多。但是从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研究班主任的角色与策略的,本课题当是先行者的探索。探究“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成为有识之士的科研新方向。本课题参与者愿在这个领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其成果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核心素养”概念的源流。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为将之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师大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致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一成果为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迅速推广。当年10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主办,聚焦“核心素养——校长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发布《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调研报告》,75.5%的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同年11月7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此后,研究核心素养的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令人应接不暇。如谢维和《核心素养教育与追求分数并不矛盾》,窦桂梅《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尹后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刘华蓉、程红兵、李素洁等“聆听时代教育改革先声 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等等。
关于班主任角色、策略的作品更多,如雷文伟《试论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策略》、陈文华《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困境调查与破解之道》、张树成《高中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思考》等等。
本课题则试图将高中学段的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起来,研究班主任的特殊性,明确其角色,探索其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本课题探索德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内在规律,分析班主任角色的可能性,寻找出不同角色的转换条件,提供相应的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入手,探索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方面的角色与策略。
2、理论建构与实践案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炼合适的理论,以理论指导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
3、重点与难点在于角色的合理定位与转换,策略的合理运用,学生素养的提升。研究对象是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为班主任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有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评议等。
三、课题实施情况
(一)前期准备工作。
2018年5月,成立课题组,特聘请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江龙林先生担任本课题顾问,进行可行性论证,申报课题。本课题于2018年9月立项,立项编号AJKT2018-094。
2018年5月—9月,组织查阅文献资料,阅读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开展前期文献整理和调研工作。
1、主要文献资料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研究成果: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相关资料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调研报告》
谢维和《核心素养教育与追求分数并不矛盾》
窦桂梅《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尹后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
刘华蓉、程红兵、李素洁等“聆听时代教育改革先声 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班主任角色、策略的研究成果:
雷文伟《试论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策略》
陈文华《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困境调查与破解之道》
张树成《高中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思考》
班主任工作与核心素养结合的研究成果:
胡爱武《浅谈小学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严钦一《“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三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高中学段的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现状调查:
单一研究多。国内外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或者核心素养的研究,作品不计其数。
综合研究少。探究“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成为有识之士的科研新方向。从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研究班主任的角色与策略的,甚少。
(二)课题研究进程:2018年9月至今
主要任务:多维度开展课题研究、遴选材料,形成初步成果。
1、课题组成员加强有关班主任工作艺术和核心素养方面的理论学习,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每月集中一次,交流学习心得和课题研究成果,商讨课题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每学年度请市、校教研专家进行阶段性评估指导。
附: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学习的最新文献资料
焦江丽《班主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五个策略》,《教育家》 2018年10期
马靖超《核心素养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年3期
刘志明《基于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主任角色》,《成长》 2019年第4期 P70-71页
蒋维西《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主任角色转型》,[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A880015);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3050)。
孙奕《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8期
2、课题组分别从高中三个年级选取试点班级进行实践跟踪研究。其中,童县城负责2018级,范学建负责2017级,顾亮负责2016级,全面收集本人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有意识开展的研究活动资料和数据,如主题班会、学生生涯规划讲座、团队活动、体育赛事、研学游览、家长会等,以及学生在学习成绩、竞赛活动、班级评优等方面的表现。
4、将课内与课外贯通,将课堂与社会结合,将学习本领与展示才华并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相关的社会活动,在竞赛中运用所学,提升自我。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少学生获奖。
四、初步成果
课题实施以来,安庆市教研室对我们给予大力支持,宏观指导。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课题组以最大支持。课题组所有教师一直在教学、教研第一线,积极从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活动,对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倾注了满腔热情。
课题组取得的初步成果如下:
论文(包括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典型教学活动材料(侧重于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学生各类获奖证书。
附部分作品:
范庆元《高定位明差距重基础强能力精备考创优绩》
范庆元《不忘初心家校协力圆梦高考》
范庆元《充分利用语文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
《为每一朵鲜花绽放——2018届高三年级回眸》
范学建《莫向外求凝内力,辗转增上学风浓》
范学建开放日教学设计
童县城《活动总结》
顾亮《纸短情长》
刘磊学生获奖
2020届学生竞赛获奖光荣榜
高一年级161名学生入围“外研杯”复赛
五、后期研究方向
本课题的特色就在于从“着眼于人的一生”出发,探索“着手于高中三年”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班主任的特定角色与恰当的策略。
(一)搜集整理试点班学生在高中三年中的品德修养、学业发展、技能特长等方面的原始实证素材,以及试点班级班主任的工作案例素材,力求寻求学生发展与班主任引导引领之间的关联性。
(二)搜集学生高中毕业进入高校后,在高校中的获奖情况,寻求高中的“核心素养”教育在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力求揭示班主任在学生长期的“核心素养”中的特殊性揭示出来。
(三)进一步要求课题组成员分门别类整理好各类实证材料,将课题内容做事做精细。
(四)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议,总结成果,纠偏匡正,相互扶持协作。
(五)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或交流。
《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