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范庆元的博客
范庆元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56
  • 关注人气: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

(2020-06-10 17:47:16)
分类: 教学研究

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

学情分析报告

学科

检测类型:安庆一中示范高中联考(5月22—23日)

 

 

 

 

 

本套试卷紧扣全国一卷要求命题,富有时代特色,将课堂与课外有机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课堂,加强课外训练,以提升语文素养。如,论述类文本《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实用类文本“中药抗疫情”都能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文学类文本《丑角》,古文《瘐杲之传》等不是太理想。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试题有原题现象,不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

 

 

 

 

 

 

 

 

1.要加强审题训练。如第15.由于审题意识不强,部分同学脱离了指定的诗句进行答题。部分学生得分点抓不住,很多同学凭感觉填写字句,没有得分点意识。第20题第三空:其实根据前后语境“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北京的安全与稳定才会有更加可靠的保障”,不难发发现此处“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需要的是“绝对的安全与稳定”。

2.要夯实基础。例如文言文句子翻译(第13题)学生词意理解错误。如“及”解释为“等到”,把“臣昨夜及旦”翻译为“我昨夜一晚没睡等到第二天早上”;“旦”解释为“旦时”;“增”解释为“增强”、“增重”;“容”解释为“容颜”、“脸面”。译文句意不通,不合逻辑。如“自省绵痼”翻译成“自我反省绵长牢固”;“不容复卧”翻译成“没有脸面再次在陛下面前卧倒”等等。

3.积极回归课本,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第16题默写错别字频出。笔画较多且较复杂的字平时重视程度高,正确率尚可,反而一些简单的字不引起足够重视,比如“瀚海阑干百丈冰”的“阑”、“丈”写成“澜”、“杖”,“驾一叶之扁舟”的“驾”、“扁”写成“架”、“偏”等,究极根本,还是对诗句意思理解不够。

4.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加强表达能力训练。论述内容大话空话充塞全篇,难见具体例证,即使有一点,也只是材料中的“防控新冠疫情”故事,没有拓展与延伸,由此可见,平时阅读积累何其匮乏。

 

 

 

 

 

 

 

本次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整体难度适当,结构合理,基本贴近全国卷试题,能考查学生的三基,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能检测学生对通性通法掌握情况,能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重视对数学文化知识及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些题系原创有创新,但也有不少学生都做过的原题,存在着个别题对学生能力与方法要求较高,得分率极低,学生在很难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做出。

 

 

学生基础不扎实,审题不细。如第12131415小题

学生运算能力不强,准确率不高。如第4,10,20

数学理性思维不深刻,对老师平时上课的内容没有本质性的理解。如第1215,20

对选考内容的掌握没有预期的好。如第22,23

学生做题速度不快,对知识熟练度不够,对难题不敢动笔。如第11,16,21

应试的策略和技巧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书写不规范。

 

 

 

 

 

 

本次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解答题难度适中选择填空难度较大突出考查学生的三基,对重点知识重点考查,能检测学生对通性通法掌握情况,能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重视对数学文化知识及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有些题系原创有创新,但也有不少学生都做过的原题,存在着个别题对学生能力与方法要求较高,得分率极低,学生在很难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做出。

 

第14题有不少同学不会利用必要性来解题,从而增加计算量,导致量大失误。

第15题题意理解错误。许多同学将“甲乙丙分得的人民币连号”理解为甲乙丙位置确定,当作定序问题来做。

第16题综合性太强,得分率很低。第17题题目很好,部分同学计算能力差,部分同学对第二小题向量三点共线呈现的形式不熟悉,题目出的很好

第17题部分同学计算能力差,部分同学对第二小题向量三点共线呈现的形式不熟悉

第18题题目很简单,失分主要在书写不规范(过程随意省略,建系过程交代不清),计算失误。第19题抛物线,得分率较高。失分主要表现在第二问的条件不知怎样合理使用,另外计算过程不够严谨。

20题部分同学审题不清,第一问出错导致整题无分;部分同学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应用不熟悉。

第21题的平均得分为2.86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不够熟练,一旦求导出现失误,导致整题无法完成;二是函数的奇偶性等价于其定义即等式恒成立,对于这种指数型的方程,有些学生不会处理(因式分解),导致得不到参数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取值,当然了更多的学生利用特殊值法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得参数的值,这种解法较为简单;三是对于含参数的导数不知如何进行分类讨论,关键在于对于导函数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图像认识不够,还有关于方程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是可直接求根的复合式方程,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了超越方程,从而写不出零点。四是第二问中不等式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恒成立,其本质是一元不等式的解集问题,若直接转化成关于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一元不等式,则需采用换元的方法求解集,而最优解法为消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得关于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超越不等式,再利用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函数关系求解结果,这种处理方式在平时的训练中也经常用到。最可惜的是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的等量关系,把不等式进行了参变分离,导致无法完成。

选做题题目两个题目难易程度不一样,选择第一题学生吃很大亏,希望同学们注意比较,合理选择。

 

 

 

 

 

 

 

试卷难度和高考相当,基本贴近全国卷试题,能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题目的设置上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试卷题材内容丰富,紧扣时代特征,体现热点话题。有少量学生做过的原题出现。

整体反映学生思想不重视,基础不扎实,答题不规范。后期复习还应该从这三个方面重点着手。听力失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 早读课听力训练随意,没有认真进行练习。后期早读课要加强监管;2. 听力习惯差,听前不看题,也不做好应有的听前准备工作。后期还要着重强调听力习惯的培养,熟悉高考听力话题,并且对推理判断题要加大练习力度。3. 平时练习用卷听力不到位,减少了练习的频率。后期领卷时要确保听力同时到位。阅读和完形失分在于学生对题干以及选项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加强学生对题干的理解将是后期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反映的问题有:1. 单词书写潦草,或者书写匆忙,导致拼写错误;2.基本功不扎实,基本的单词词形变化和常考句型上均不能准确拼写和辨别。后期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重视起来,不能觉得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容易而不愿意认真对待,结果反而拿不到分。作文得分不理想主要的问题在于:1. 审题不清,写跑题。2. 就作文内容展开不当;3. 涂改严重,字迹潦草。后期也还应加强作文的训练,熟悉各类应用文的写法,同时规范书写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本套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特别指出创新题:选择题第15题题意简洁但内容丰富,既考查运动图像问题又考查运动规律的巧妙应用;选择题第21题考查电磁感应在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选考第33题设置U形管情景考查气体状态方程,需要学生具备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规律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另外整套试卷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和全国卷I的命题思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物理学科素养。

虽然有原题出现,但是也正反映出物理高考命题方向和高频考点,对学生有一定指导作用。不足之处,力学计算题和电磁学计算题难度设置较低,可以更灵活增加应用周期性思想引导学生复习。

 

 

 

 

1.纵观整体考情,学生在平时练习和应试中对物理模型和物理方法总结归纳方面有欠缺,解题思路不明朗;

2.对于高考必备的考点,仍有考生不能掌握,如选择题第16题在电场中对小球受力分析的处理,第20题常规的探测器变轨问题,第22、23两道实验题基本实验原理、读数和数据处理,说明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走偏复习方向;

3.平时复习和作业练习上复习质量不高,如第14题考查近代物理知识、第33题考查热学知识,属于记忆部分,学况不理想,反映学生不熟悉教材,不主动回归选修3-3和3-5教材;

4.应试技巧方面有待提高: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易题丢分,纠结难题得不了高分;考试心态不沉稳,出现粗心失误;审题不严,答题不够规范;重复题型一再出错。

建议:相信老师,重视课堂,注重老师审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按照老师指明的专题部分和布置的作业,针对性复习,不走偏方向,不另起炉灶,尽力提升复习效率;考试前浏览错题,熟记公式,总结物理模型,做到心中有数,考试中平稳心态,先易后难,易题不丢分,难题按步骤寻找得分点;答题要规范整洁。

 

 

化学

 

 

 

本套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命题特点,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试题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问题:

1.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如第7题,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得分率25.83%

2.面对陌生情境的题目无从下手,提取,加工,理解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如第27,28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别图像的能力。

3.原题再次呈现仍然不会,课堂效率低,缺乏反思意识,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

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比如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上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于各部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要的方法,重要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发挥思维定势的正面作用。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问题的分析能力。

2.加强审题解题指导。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3.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本套试卷紧扣全国一卷命题要求,试题难易适中,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提取、加工、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并准确表述的能力。有部分源自某教辅的原题,其中有一道11分的大题不久前刚刚做过(本校学生)

 

 

暴露的问题: 整体反映学生思想上对生物不够重视,基础不扎实,同样的错误和问题一再重复出现。如:细胞分裂的过程和图像识别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复习了很多次,仍然有同学搞不清;教材基本实验相关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实验的基本步骤,试剂的作用等问题。这些并没有太多思维含量,没有掌握的原因只能是温习的少了。

安庆一中2020届高三“安庆市示范高中”联考学情分析报告 

1.要加强教材基本实验的复习,选择第6题为教材基本实验的考查,得分率约31.5%

2.提取和理解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如选择第5题,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干信息导致答题错误。

3.第30题为原题再次呈现,仍然有学生丢分,得分率79.18%,反映出部分学生课堂效率低,缺乏反思意识,审题不仔细,表述能力有待提高,也有部分学生是理解文字的能力欠缺。

4.第32题遗传题和选修得分率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学生时间不够;第二是遗传题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建议:

1.一边进行综合强化训练,一边结合做题中暴露的问题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比如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上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提高对于各部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要的方法,重要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发挥思维定势的正面作用。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问题的分析能力。

2.加强审题和解题指导。讲解习题和考题时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策略,学会规范表达,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3.引导学生重视并加强练后和考后反思,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政治

 

 

本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年级平均分75.8,最高分88分。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知识点分布突出重点,在题型设问符合全国I卷的特点。个别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存在表述不准确的情况。一些题目是2020全国押题卷当中的原题,可能有的学校、有的学生做过,另外阅卷缺乏统一的标准,会使考试的结果有失公平。

选择题总体得分较好,主要分析问答题存在的问题,希望全体同学认真对照自查,有则改之。

38题(经济题)

1个别同学审错设问指向。设问指向是“如何做”误答为“意义”有利于。

2本题材料层次清晰,一些学生读懂了材料,但答题时只是对材料进行分层摘写,而没有写出书本相关理论。

39题(政治题)

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集中,部分学生答题点与点之间出现重复,这时也只能得一点的分。

2本题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写,但是字数太多,不够简洁。

40(1)(哲学题)

1本题设问清楚,指向明确,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些考生审题不清,也可能是不放心只答这一个知识点,所以从矛盾的普遍性答到矛盾的特殊性,最后才写两者的关系,一笔带过。

2最大的问题是材料分析和所写原理不相统一。不能结合材料就所写原理展开合理分析。

402)(文化题)

1审错题目范围“文化的作用”,本题范围属于《文化生活》的第一单元,部分学生重点答了第四单元。

2部分学生只是把“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点依次罗列出来,未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正确,但由于对书本关键知识点记忆不准确,表达不完整,遗憾丢分。

403)开放性试题

本题要求“就如何在海外塑造中国形象提出三条建议。”问题指向是“如何做”、要求是“在海外”、“塑造”中国形象。大部分考生没有抓住“塑造”,都是从“展示”角度回答;少数考生忽视了“在海外”。

 

 

历史

 

 

 

试题难度适中,年级均分67.2分,年级最高分81分。试题特点:(1)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难易适中,有利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试题表达方式切近高考,有利于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应试水平。(3)试题图文并茂,现实性,时效性强。(4)试题部分题目区分度较低。(5)同一题的阅卷尺度差别较大。

 

 

 

(1)基础知识不牢固,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部分学生不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2)课堂听课,利用课题效率不高。比如选择24题考前一天刚刚评讲,仍有部分同学做错。

(3)审题能力和解答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学生不能仔细审题,无法抓住命题立意,不能理清给定材料的内在线索。

(4)答题随意。部分学生在作答前不能进行规划,写到哪算哪,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答案杂乱无章,欠简洁。

(5)建议:强化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记忆;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线索;重视课,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在平时做题时注重分析,整理,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地理

 

试卷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65.1,最高分83,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本次联考试卷紧扣考纲,既有基础性试题,又有各类能力要求的考察,对学生的复习效果起到较好的考查作用。

 

 

 

 

 

 

 

选择题答题情况:

础知识不牢固,例如第6题贺兰山地理意义记忆不清;

不能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例如第11题,岫岩天坑湖泊水消失的原因从景观图中就可以获取答案;

人文通识不广,导致思维不活,不能想象“贺兰晴雪”景观,导致的丢分;

知识理解不透,导致迁移失败,将“覆草”误以为“覆膜”。

36题答题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薄弱;

没有认真读图,地图知识薄弱,不能根据湖岸线变化推测出湖底地势特征,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薄弱,例如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湖泊萎缩的原因不清,导致失分;

答案组织缺乏逻辑思维,表述混乱,无条理。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

37题答题情况:

答题思维混乱,将端午至重阳判断成冬季,犯下极端低级错误;

工业区位因素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

审题不清,导致答题方向错误,失分严重。如第(3)问工业集聚的利弊,部分学生答成了白酒工业发展的利弊。第(4)问部分考生都没有认真审题,就急于答题,写赞成或反对。

同一要点重复作答,关键得分要点位置不显眼,影响得分。

选做题答题情况:

选旅游地理的同学丢分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要点不全。没有抓住关键词“江浙沪地区”、“江西庐山”、“避暑”而导致没有答出“地理位置临近”、“庐山夏季气候凉爽”等关键要点。

选环境保护的同学丢分的原因主要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