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
(2018-06-12 08:46:11)
标签:
教育 |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的新教材教学难度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新教材的特点是不仅内容新、容量大,而且所需要的教学方式也非常值得研究;所以,现在的生物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校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整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指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
1、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生物学的许多知识是需要理解和反复记忆的,过去依靠增加读写背的练习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美国教育家戴尔的经验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中各种电教媒体的使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直观情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教育更具体,效果更明显。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合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之以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板图、挂图、模型、标本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变化刺激,能够使学生大脑保持兴奋,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
以上,而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能够保持记忆知识的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并用可以达到75%。信息技术能做到既能看,又能听,还能让学生亲自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和保持的知识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所得到的多得多。
2、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有利于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3、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中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评价、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4、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有利于教学由微观向宏观、抽象向直观的转换
微观性和抽象性是高中生物学的两个重要特征,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必修本)分两册共九章,每个章节中都出现抽象性较强的内容,第一章至第六章,也体现微观生物学的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是教学的难点,多媒体技术的可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动态的画面会给学生新颖、精彩、而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课的教学中,“土壤中的水分是怎样进入到根的导管中去的?”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但通过运用课件模拟根吸水的这一动态过程,使学生很快就领悟到土壤中的水先进入根毛细胞内,进而通过细胞间的缝隙及逐层渗透到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这两条途径到达根内部导管这一过程。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静止的文字和图片转化为动态过程。
现在有了多媒体,便可运用课件化静为动,DNA复制的课件可以生动的展示出DNA分子复制的全过程;《有丝分裂》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能形象地表现出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演示整个动态过程,使学生建立有关有丝分裂的整体概况,然后在对各个时期进行分别演示,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这样就实现了生物教学的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以宏观动态形式展示,使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轻松地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总之,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是生物教学的新领域,它的发展无疑将为新的教学理念开辟美好的前景,其势必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及模式。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整合、使之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就是我们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当积极探索,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积极的以自身的实践去体现课改的精神,为课改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