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改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6-12 08:42:46)
标签:
教育 |
高中生物新课改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不知道用科学家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有很多时候认为生物课讲科学家的故事耽误学生的学习,不如直接讲教学内容来的快。
对策:教学中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和学生共同讲故事,对科学家作进一步的了解, 从中了解科学的本质,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问题二: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模式单一,就是教师完全是一个“演讲者”,学生就是一个“听众”,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嗓子嘶哑,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有的一直低头,有的甚至睡觉,有部份听话的学生可以一直听到底,但是下课后又不知道教师讲了一些什么。
对策:教学研究中我们提出:“三讲”“三不讲”原则,“讲思路、讲方法”、“讲过程”,“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看的懂的不讲,讲了学生听不懂的不讲”,对教师克服“单向灌输”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帮助,认真体会“三讲”“三不讲”,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
问题三:不重视让学生说和做。
课堂上很少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或者学生之间自己去处理一下,例如一个很简单的遗传图,教师不论学生会还是不会,都是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写出来。很少有教师让学生拿出笔,把某一个生物过程或者简图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勾画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做多数还是停留在做某个练习题上。
对策:让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写遗传图解时,教师可以先写一步或者几步,剩下的内容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可以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去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刚开始可能没有思路,慢慢就会有思路,刚开始可能某些步骤不对,经过修改后下次就会减少这种错误,慢慢的学生就会消除对实验考试的畏惧心理。另外教材中的简图、模式图在进行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画一下,刚开始照着图画,慢慢的学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画,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物结构、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如果是自己亲手做过、体验过、思考过的内容,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久。
问题四:讨论有形式无内容。
新教材每节都是安排从问题出发,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引入课题,课中的一些内容也以问题、思考、讨论的形式出现。但是,很多时候,把“问题、讨论”作为摆设,黑板上写着讨论,却没有安排讨论的时间 ;有的时候安排了讨论的时间和要讨论的问题,但是不重视学生讨论的结果,没有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也让学生说了,但是说的主要是个人的观点,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也有的没有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对策:备课时,多分析提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分清那些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的简单问题,哪些是要通过教师创造情景,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问题五:
如:一、课件主宰课堂。一堂课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板书,板书的内容几乎都搬上了屏幕。教师只按课件顺序播放,一堂课下来,学生犹如看了一场“电影”。这样,课件由辅助变为主宰,喧宾夺主。二、课件取代了生物实验。有些教师把一些实验操作也搬上屏幕,如“显微镜的使用,玻片标本的制作”……实验的确“完成”得很好,操作正确,条理清晰,省时省力。但学生只看不接触实物,没通过实际操作和感知,实验能力提高不大。三、课件代替了师生活动。有些教师用课件代替了讲解,没有提问和讨论,很少启发和引导,习题答案写得明明白白,无需反馈交流,教和学基本上由课件来“完成”。
对策: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辩论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该让学生写的,用导学案,或板书写,该实验的,就到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该用多媒体教学的(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过程、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神经调节)等,内容都比较抽象,就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教学还应跳出文本和走出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学习资料,利用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
问题六:完成模块教学的课时不足。
这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在课时的安排上,我感觉有不少章节的授课是“高不成,低不就”,安排一节课讲时间很紧,但安排两节课来将,时间又多了,且按目前所给的一周两节课的课时,也不允许你把知识线索拉得太长。新教材在课程编排上高一课程偏重,节次偏少(每周两节),高二由于分科和课程节次加大(每周三节),导致高一紧,高二较松。而且教材中加入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还要有一系列学生验证实验,而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较差,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不认识,也不会使用。导致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不高。
对策:将教材进行整合。如:生物膜成分结构和功能进行整合,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提到必修二作为第一章讲解,把孟德尔两大定律往后移,这样更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另外,教材改革后内容明显加多,所以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以便更好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