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中的错误及反思
(2016-09-20 16:39:44)
标签:
教育 |
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有以下几点:
1.单纯的计算教学显得空洞无味,尤其是整个单元都在计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对那些口算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很明显的看出差距。
2.对于大量的计算教学如何才能在低段教学中显得有趣就成为了必须要研究的课题。首先我认为一上课就给出计算题进行列式是不可取的,如果进行好玩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引入就能吸引注意力,比如在教学退位减法的时候借助了出去游玩时看到农民伯伯卖瓜的情景,提出问题列算式,我能发现孩子们的眼睛炯炯有神,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变多了,而由这一情景引发出的其他练习题也能较有兴趣较快的算出来。其次,在计算教学中不能急,刚刚接触竖式及较大数的计算时,学生会有恐惧心理不愿意看这些题目或是看到很多的题目不愿意做,作为教师更不能急,先把该立好的规矩,写作业的方法教授:如何在书上写、如何利用练习本、如何用正确的格式书写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要规范到位,并且一两节课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必须反复强调反复强化才行,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有趣和成就感是学习最根本的动力。
3.这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以后的每节课都要进行计算练习,小组比赛、男女比赛、抢答、口答等等。
4.提高速度和准确很关键。现在才学习了半个月,学生间的计算差异就体现出来了,有的计算很快,有的一直不愿意做,所以要对程度好的进行拔高,不好的进行补救,不能任其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多练习,书上是最基本的,作业是必须要掌握的,还要有课堂上的必要补充,所以课堂容量的增大及有效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和作业的完成是唯一帮孩子减轻负担的途径,调节课堂环节设置和甄选题型,加强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及时总结孩子出错的情况和出错的原因,二年级与其让孩子准备错题本不如先从教师开始,将学生的错题类型集锦,查找错误原因,每节课堂反馈能提高课堂有效性。经过了这几天课堂上的错题纠正发现孩子们很乐意去查找错误,碰到自己错误出现时能很认真的听课,这对订正起到了强化作业。
6.竖式的书写规范一定要严格,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怎么进位,如何退位,运算符号写在哪里,横线画多长板书要非常谨慎,这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7.对于这些稍微复杂的列竖式,我采取了稳稳地来,歇一歇的方法,比如50-26,先写竖式,要求每个数抄正确运算符号看清楚,抄完歇一会儿,再计算。计算时,先从个位算起,个位算完再歇一会儿,缓一缓,再算十位,最后检查。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会的就算很快,常常忘记歇一会儿,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反复强调,我想,这不仅在写作业时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有所体现,完成一件事后稍休息一会儿,能更有精力去完成接下来的事情。
8.计算时一环接一环,现在还不晚一定要将20以内计算的口算关完胜,教学及辅导上采取分层过关,不过关的每天练习,与家长密切配合。
列竖式中常出现的错误:
进位加法
进位的小1不写,写得位置不正确,竖式中运算符号位置不正确,计算错误,数位没有对齐导致的计算错误。
退位减法
23-19=04的错误,十位的0不写,退位的点没点或点错位置,学生逃避退位减法的运算想当然的用大数减小数,计算错误,虽然点点了但没退位基础知识不牢固,书写太差导致计算错误。
这些问题还要继续整改,本学期就重在加减法和乘法的练习了,当孩子学过乘法后对加减法的复杂计算更是不愿算,所以要在这之前将加减法难关一一共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