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篇——《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2019-01-07 22:08:17)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篇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积累、理解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4汲取《论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5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点评《论语》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则的意蕴,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 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交流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1、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圣人。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写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关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清朝时有一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有一天到庙里住宿,听见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一个蠢人,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的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课文记录孔子及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扫清文字障碍。

  2、听读,听老师示范朗读,把握节奏语气。

3自读正音

4释词:

1论语(lún)

2(yuè):通,意思是愉快。

3诲女知之乎:同,人称代词。是知也:通,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4(yùn):生气,发怒。

5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6(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7(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4、分则朗读,结合译文疏通文意。

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为每则语录分别批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评语。

  学习笔记

  A成语类——

  B格言类——

3再读体悟

1学而一则

  三个反问,尽得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还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2温故一则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可以为师。

  3诲女一则

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则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则

为什么同行的人中总会有我们的老师?孔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注:边理解,边背诵)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巩固运用

看图片,你想对图片中的人物说什么?(用《论语》中的句子)

、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并说明理由。

  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格言归纳并板书: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七、总结

    通过品读教育家孔子的话,我们今天学会了一些学习的好方法,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我们今后继续在《论语》中,发掘我们自己的宝藏。

八、板书

《论语》六则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