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合作》开题会

(2017-11-29 10:34:25)
一、活动内容课题
(一)活动时间:2017年3月16日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持 人:黄燕
(四)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五)活动主题、内容:课题开题会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本课题是大丰教育学会的小课题,该课题研究为期一年,是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申报的课题研究。
        1、主持人宣布开题会议正式开始。
        2、课题管理和具体组织:黄燕
        3、课题活动记录、宣传:刘宏福
        4、课题承担者黄燕宣读课题的开题报告。
        5、其他成员自由发言。
         6、主持人宣布开题会议结束。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
          全体教师对课题的研究内容有所了解。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如何促进幼儿游戏中合作意识的形成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对中班幼儿游戏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合作》课题开题报告
                                                                 大丰区万盈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黄燕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以及适应这个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集体的力量去解决所面对的难题。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的是家人所有的爱,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日常活动中我班开展区域游戏时,部分幼儿常常会为了争抢游戏材料而产生矛盾。例如建构游戏中幼儿没有相互合作的意识,幼儿以小组形式一起搭建的现象较少。在角色游戏中会有幼儿争抢同一个角色。阅读区中幼儿一起阅读图书的现象较少,大多数幼儿更喜欢各自看各自的,在科学游戏中,有的幼儿会为了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争吵 。在区域游戏中部分幼儿喜欢单独进行游戏或者总是跟那么几个小朋友玩,其他人想加入也不行。我想对于中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能够促进幼儿这方面发展。
2、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以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幼儿游戏中合作意识的研究,在我国已有较多的研究。据资料显示:幼儿的合作渗透在其一日生活之中,而区域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重视在各个领域中培养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如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五个领域处处体现出了“合作”的精神,健康领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语言领域:“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社会领域:“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科学领域:“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艺术领域:“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纲要》指出:“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作用,正确处理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教师在区域中既是幼儿的引导者也是幼儿的好朋友。在区域主题产生中,教室是发现者、支持者、鼓励者;在区域材料提供中,教师是协助者、组织者;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参与者;在出现问题时,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然而在现实当中,有些教师由于专业性认识等问题,认为幼儿的区域活动就只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我们只要提供他们活动的材料就可以了,从而导致幼儿的区域活动盲目,毫无意义的玩弄着教玩具。对此,《纲要》明确提出要求,规定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   
       同时,教师的指导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于指导的对象要因材施教。《纲要》指出“应承认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对于合作能力想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对于合作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本课题特指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商量、评价,使得个体在过程中能实现目标获得乐趣。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让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学习用轮流、分享、合作的方式一起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合作游戏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五、课题研究内容 
1、中班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现状调查
2、将合作渗透到各个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全园1个中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幼儿的区域游戏为研究范围,具体实施研究计划。
(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查使之更加完善,针对具体研究采用方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结合自身及班级学生特点,不断实践、反思、创新并进行总结。
 (2)、文献研究法:运用一定的方法,搜索大量的相关文献,分析整理出对自己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文献,从中得出自己的相关结论。
(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恰如其分适当的引导、鼓励和评价。对幼儿的特别表现进行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
1、展开基础调查,观察、了解中班幼儿区域游戏现状,发现问题 ,确定课题。
2、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研究对象和课题内容
3、制定具体的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0月)
1、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分析开展研讨活动,
2、教师创设适宜的区域游戏;提供幼儿合作的机会
3、进行效果调查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对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整理实践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对课题评估、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通过区域活动,我班不少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甚至主动合作,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以区域活动为切入口,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分工、协商、交流、配合的机会,使合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必然,从而激发了幼儿合作的欲望。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是一所公办园,一直以来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并对我们课题组进行监控管理,定期学习理论素养,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以科研兴教,积极开展教育研究,能胜任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十、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黄燕负责资料整理,拟写课题方案与课题报告,全面支持课题的开展及课题实践指导。负责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完善。
       课题主研人员:李琳、沈毅平、刘宏福、骆佳玲、李丹进行本班实践研究工作,调查、了解、记录、辅导本班幼儿,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