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幼儿园小班游戏化数学教学研究》如何组织游戏化数学活动

(2016-12-05 20:09:01)

一、活动内容:如何组织游戏化数学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6年9月18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黄燕

(四)参加人员:全体课题组成员

(五)活动主题、内容:如何组织游戏化数学活动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含义

      2、个别发言你是如何组织游戏化数学活动

      3、总结。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将游戏与数学融为一体,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改变为有趣的、幼儿喜欢的数学教学。所谓数学活动游戏化,就是把游戏引入到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说把幼儿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同各式各样适合教学的游戏融合在一起,让小班同学能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感知、体验和积累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过讨论发现各自组织的游戏化数学教学是否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更加掌握了一些组织游戏化数学教学的适合的游戏方法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收集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

 幼儿教师在选择数学游戏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小班幼儿是直观形象的想象,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数学游戏时,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其次兴趣是幼儿自主自发学习的前提条件,在设计数学游戏时,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能成为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的契机。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的优点,抓住幼儿的兴趣,以此为基础设计数学游戏。然而幼儿所需要的是真正的数学游戏,而不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的游戏。游戏的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自主自发的投入到游戏中,无论是大班、中班亦或是小班,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在创设情景时,教师有意识的创设轻松愉快的、有趣的故事情境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贴近幼儿的生活,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当教师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几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家教师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在游戏过程中 ,幼儿叫声不对时,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不能直接叫所要的声数。该游戏既可以让幼儿愉快的理解1~4的含义,同时在愉悦的氛围中,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