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隧道窑烧结砖袁东海
隧道窑烧结砖袁东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76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隧道窑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四)

(2016-02-06 07:58:15)
标签:

隧道窑烧结砖

隧道窑升温慢

隧道窑两侧欠火

隧道窑高温点漂移

隧道窑预热带塌坯

分类: 技术交流
                 隧道窑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四)

                                          鹤壁袁东海
                          (电子邮箱:hbjcydh@163.com   电话:13193485005)
 

预热带塌坯

预热带湿空气流程过长,温度降至一定程度(预热带烟气温度逐步降低),有可能产生局部饱和,饱和湿空气很容易析出“露水”,砖坯吸水软化,局部可能被压垮,被压垮的砖坯堵塞了通风孔道,饱和湿空气降温幅度更大,会析出更多的水分,吸水软化的砖坯会越来越多,这种恶性循环会造成大面积塌坯(投产初期用湿坯点火或干燥窑残余含水率过高都会发生这种情况)。

    采取措施:点火试生产时采用倒梯闸或倒桥梯式闸,正常生产时采用桥式闸或桥梯式闸,使湿空气及时排出)。



高温点漂移

隧道窑与轮窑最大的区别在于:隧道窑是“砖动火不动”,而轮窑是“火动砖不动”。因此,隧道窑操作中必须控制好各带的长度,使之相对稳定,高温点的漂移使各带长度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和窑炉产量。

    造成高温点漂移的主要原因:砖坯原料热值不稳定,码坯方式不当,或操作不当。

1、 砖坯原料热值过高会使高温带向前后延长,预热带、冷却带相对缩短,这种情况容易产生严重过火或产生炸纹,哑音等现象。

    防治措施:热值控制适中,一旦发现热值超高则采取减码或调闸放热等措施。

2、 码坯方式不当,造成高温点后移。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码坯太密,坯垛通风不良造成的。

由于码坯密度大,坯垛中间通风不良,致使预热带后半部分没有形成强氧化气氛,预热带升温缓慢,高温带温度不高,而进入冷却带后却高温不退(因为冷却带供氧充足,砖坯二次燃烧),甚至窑尾出现火砖,这种情况下不仅产量难以提高,还容易形成制品哑音,甚至烧坏窑门或出车端窑顶。

    防治措施:码坯密度要适中,稀码的标准为220-230标块/立方。

3、 进车速度不稳定,导致高温带前后移动。

砖坯燃烧必须有足够时间,若进车太快,会打乱窑内各带的分布,高温带会后移;反之,进车间隔太长或长时间不进车都会导致高温点前移(俗称“火烧窑门”)。

采取措施:控制进车速度,提速时要逐步加快,采取低热值、稀码快烧的办法提高产量,不要盲目提速,降速时要同时采取降低排烟风机频率,减少窑尾鼓风等措施,减少供氧量来延缓其烧成时间。

4、 原料原因造成高温点不稳定

由于燃料性质的不同,同样的操作方式会使高温点位置不同,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料的性质(产热度、着火温度等)不同造成的。

    采取措施:燃料质量必须保持稳定。



窑车两侧欠火。

隧道窑的支排烟管道都是布置在窑的两侧,为了保证窑墙的安全,码坯时又人为的在窑墙和坯垛之间留设了安全缝隙(80~100mm),这样大量的风会从两侧间隙通过,砖坯产生的热量被风带走,同时又由于热空气上浮的原因,使砖垛两侧的温度永远低于坯垛中部的温度,这样窑车坯垛的两侧就容易欠火,迎风面要比背风面严重些,另外,如果窑车密封不严(密封盒和密封杠接触不严或根本未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或砂封槽缺砂,都会造成窑底的冷风窜入窑内,导致窑车两侧欠火。

    防治措施:在保证窑车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小坯垛与窑墙之间的侧间隙;保证窑车接头处密封良好;确保砂封槽不缺砂。



窑内正压大,预热带升温慢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排烟风机排烟量小造成的。由于排烟风机排烟量小致使窑内正压过大,预热带温度偏低,无法快出车,否则就会造成高温带靠后,甚至出“火砖”。主要原因:A、由于预热带塌坯或其他原因倒垛造成支烟道堵塞;B、由于主管道或机壳漏风短路;C、风机叶轮腐蚀严重,风机效率低;D、操作原因造成抽风阻力大(排烟支管设计数量少、断面又较小、操作时开启量又小)。E、窑炉设计太长,配用排烟风机风量又小。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