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9%的投资者逃不出的五大思维误区

(2016-10-16 21:56:25)
标签:

股票

天天涨停

分类: 操盘思维
  损失厌恶:人对避免亏损有一种强烈的偏好。比如亏损10%,下周回本,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损失,但投资者心里会很开心,因为避免了亏损,很多投资者在交易的时候,总觉得没有亏钱是最重要,当然,这本身也是非常正确的思路。但同时过度追求确定性也会错过很多机会,历史上,暴利不来自无风险或者确定性很高的交易,而是有风险的交易。不敢冒险,永远不会有大的成功。

  处置效应:很多人会提前兑现有利润的股票,去补仓亏损的股票,这也是很多人赚不到大钱的原因。当你盈利,就证明你站在市场正确的一方,亏损则是站在正确的对立面,盲目卖掉盈利的标的去补仓亏损的标的,无异于拔掉鲜花去灌溉野草。正确的做法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结果偏好:投资者会根据结果来判断事物,而不会考虑决策质量本身,很多人用错误的方法也能盈利,但是后面一定会大亏。

  近期效应:过度重视近期的数据和经验,会忽略整个样本。比如近期成功应用了MACD模型盈利,就很信任该指标,而忘记之前用此指标大亏的历史。

  锚定效应:过度依赖某个参照物。比如,某个股票从10元涨到30元,总感觉股价已经很高了,因为设定的参照是10元,而不去考虑30元是否远超其内在价值。再者,有人问,第一创业的内在价值是每股40元还是50元,则很容易会猜是40-50元之间的价格,而不会去考虑20元、60元,这是因为提问者很巧妙设置了一个锚。和生活中,有人问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本来喜欢吃橘子的人会很容易选择苹果或者香蕉,而很难跳出问题本质是一致的。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参照性的锚,是自己设定的。

  此类的误区还有很多,比如沉淀成本效应、懊悔理论、心理账户等等,行为经济学都有很详细的解释。做股票,认识市场、认识别人,更要认清自己,投资者的每笔交易不仅反映分析能力,还反映着投资者的性格优点和缺陷。能在股市中不断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加之一定的分析能力,稳定的盈利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认为本博观点有一定参考价值,请“加关注”或者将博文加入收藏夹,以便需要时查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