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教育学考研|每日一练Day10-Day13汇总

(2022-05-05 11:18:49)
标签:

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考研辅导

考研

分类: 用心教育学考研

今日知识点

day10

太学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置“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家经学在官方学术中的主导地位。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太学的教师即“博士”,博士通常推一位德高望重者为首领,博士首领在西汉称为仆射,东汉则称为博士祭酒。太学的学生即博士弟子,亦称诸生。太学除了由太常在京都直接挑选人学的正式生外,还选拔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好文学、敬长上”的优秀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博士各专一经,在太学中以专经对弟子进行讲授。恪守师法家法的传授体系,是汉代经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随堂练习

关于太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

A.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始于汉代的太学

B.汉代太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完备规制的学校

C.政府兴办太学是统一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D.汉武帝为博士设弟子,标志道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确立


Day9答案:D

【解析】

A正确,董仲舒认为儒学能够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B正确,中央集权的加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正确,罢黜百家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处于正统地位;

D说法错误,并没有使其他各学派消亡,只是削弱了。


今日知识点

Day11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由东汉汉灵帝在洛阳创办,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虽然这所学校的创办是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但在教育上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学校的多样化

其次,鸿都门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最后,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随堂练习

关于鸿都门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A.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综合类学校

B.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

C.鸿都门学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

D.鸿都门学使得学校更加单一化


Day10答案:D
【解析】
A和C正确,2个选项是兴太学以养士的意义;

B为太学的评价,大家可以牢记这个知识点;

D说法错误,汉武帝为博士设弟子,标志着以“儒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而不是道学。


今日知识点

Day12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三大文教政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

推行察举,以尽天下之才

2.人性论

“圣人之性”者,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

“中民之性”者,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斗筲之性”者,很难进行自我节制,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

3.论道德教育

德教是立政之本(教本政末),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强勉行道”。

随堂练习

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和五常具体指的是什么?


Day11答案:B

【解析】

A.说法错误,它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B.正确。

C.说法错误,鸿都门学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而非儒学。

D.说法错误,鸿都门学的创办是教育史上一大进步,促进学校多样化。


今日知识点

Day13

科举制的发展

1.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当时的进士科的一大创举,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科举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
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3.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行堰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随堂练习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错误的是()(单选)

A.科举制度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

B.科举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科举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

D.国家只重视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失去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Day12解析】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https://p3.toutiaoimg.com/img/tos-cn-i-qvj2lq49k0/854b83f1cbaa45a5b570c636f848bf32~tplv-tt-shrink:640:0.image

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全程陪考,用心考研!请大家关注教育学考研微信公众号:yoxin2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