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育学考研|23教育学考研读书笔记该怎么做?

标签:
教育教育学教育学考研辅导考研 |
分类: 用心教育学考研 |
23考研的宝宝们大家好!
无论是前期的积累还是后期的突破,考研人都离不开一个优质的笔记。那教育学考研笔记该如何做呢?用心团队整理了以下几点建议,需要的小可爱们记得收藏一下哦~
一、做笔记顺序
1.搭建知识点框架
做笔记不能急在一时,不要刚开始看书,就想着把握书本的重点,大家可以先把专业书通读,大致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重点章节,然后自己整理本专业的整个框架,并将重点章节和内容整理成笔记。
2.考纲、真题、书本结合
大家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对真题的整理也要齐头并进,了解目标院校考查的重点和出题的方向,并注意知识的转化。还需要在基本知识掌握好的基础上,根据考纲的要求,结合真题的规律,对知识点做提炼和精简。
3.分类、回顾
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是做了笔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哦~若想将知识点彻底吃透,就需要大家功夫花在平时,做完的笔记要学会整理和归纳,将知识点变成条理性的东西。如果大家在课后,直接将笔记本扔到一边,即使记录再多,笔记本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明白这一点,充分利用笔记、熟悉笔记。
二、常见的记笔记方法
1.康奈尔笔记法
由康奈尔大学教育学教授WalterPauk首创,又叫“5R笔记法”:记录(Record)、简化(Reduce)、背诵(Recite)、思考(Reflect)、复习(Review)。将笔记本划分成笔记栏、线索栏、摘要栏这 3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复习时间。
笔记栏
传统的笔记方法,主要在听课或者听讲座时使用。康奈尔笔记栏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把知识核心记录下来。笔记栏是康奈尔笔记法的主体,影响着后续的复习,又影响着提示栏和摘要栏的填写,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线索栏(提示栏)
听完课后,就可以利用下课的时间来填写提示栏了。提示栏用来记录关键知识点,它很像思维导图中的中心,由这个主体,可以慢慢延伸、触达更多的细小知识点。
总结栏
在阶段性学习之后,可以利用总结栏对整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再一次的系统复习,在这一栏中,需要记录、总结知识。
2.东大笔记法
东大笔记法,是东京大学生使用的一种笔记版式,这类笔记的特征是右侧留有空白区域,将左右两页作为一页使用。将笔记本左右两页分为三部分:板书,发现点,总结。左边用于笔记记录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右边的左半部分用于记录需要注意的内容或者与主题相关的联想和补充,右边的右半部分围绕主题进行延展、对比、分类、总结。
东大笔记法凸显了思考的过程,只有进行过足够的思考,才能知道要注意什么,有什么问题以及该怎样解决,所以称东大笔记法的右边页面为“思考区域”。
3.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专业课的知识点梳理、政治知识点梳理就少不了用到思维导图。我们找到关键词并以此为起点,列出下一级各个细分内容的关键词,以此类推,直到囊括所有细分内容。
与其它笔记法不同,思维导图法不是常规的线性的,而是以某一个问题或想法作为起点,以图形方式发散出去,形成树状图。非常适合用于搭建框架、提取重点、发散思维。
三、专业课笔记
1.专业课笔记切忌抄书
抄书式的笔记只能在短时间内让你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会大大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耽误看书进度,更让人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2.看完书再做笔记
先从目录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然后深入各个章节进行细致的学习。学习完一章之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动手做笔记,遇到遗忘的地方查书补齐,遇到疑难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然后去询问老师和同学。学完整本书后,整理全书的大框架,将各章节的小框架纳入其中。
3.按照真题总结专题
真题的论述或者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往往分散于专业课的各个参考书中,研究这些题目可以将原本独立于各个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也会为你总结知识专题提供思路和方向,使专业课涉及的各种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做笔记最终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复习备考,做笔记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即可。祝大家备考顺利~
用心教育团队:以教育学考研辅导和服务为宗旨,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教育学考研相关政策、招录信息、最新考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