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书房即故乡
(2019-08-11 21:06:07)
标签:
转载 |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脑海里冒出这么句话——“书房即故乡”——这话不是我原创,好像拉美某个作家说过,出自谁之口,我记不得了。初读这话时,我显然被它击中过。书房是人第二张面孔,一张不轻易示人的文化面孔。每有会友,我喜欢参观人家书房,或将朋友引进自家书房,坐在书房里吃茶、闲聊,那种面南为王,坐拥书城的感觉真是爽透了。这也是我一直钟情读纸质书,且不断网购纸质书的原因。我家有一个书房,一个画室,两壁书橱盈箱溢箧,已泛滥成灾,不得已将它们堆垛在椅子和地上。画室更乱,除了笔墨纸砚,地上满是寄赠的画册、书刊,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理一回,让收废品师傅拉走。这样一来,不经意落下名字或文字的书刊,不日即可从网上孔夫子旧书店里遭遇。有的因有我签名,或随便写了几句什么,都被高价挂在那里出售。我战战兢兢,不敢再朝书上乱写什么。被人买去,像无意被人看了私处,很糟糕的事情。
我想,这也是读书人一大甜蜜的累赘。说书房是故乡,不是将你捆绑在家中,动弹不得。古人说的“卧游”,即是让人从书本中放将出去,由你信马由缰,四处撒野。书房即是人旅行的起点,也是归宿,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有一个好的比喻:“仿佛将一首飞逝的长诗撕成碎片向着遗忘之乡一路抛洒。”
当然,如今读书可选择余地很多,一个无纸化办公的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抛却纸质书,读电子书,或者读屏,从微信视屏中读书,也可以下载喜马拉雅,听别人为你读,凑上耳朵即可。电视和视屏中也不要不少好的读书节目,比如《见字如面》、《朗读者》、《一本好书》等,看一眼即可。我时常从平板上翻检出这些节目来,一边临帖,一边听读,心手两用,互不耽误。然而,我不主张这样读书。读书是件很慎重的事情,你要把它当回事,不说薰香沐浴,至少一本在读,手先有质感,真正读进去,人才心无旁骛,静笃若神明。眼睛时常触摸方块字,脑子才不会生锈,才会保持人思考的功能。一借助旁物,先分了心,读了也是记不住的。我喜欢一日之内,好几本书循环着读。一本读倦了,马上换一本;一分神,立马再换一本,所谓定量分读。这样下来,我一年读书量过半百的,超过法国人年平均读书量,有成就感不说,人踏实了,最是实在。
新近,阜阳好消息不断,新博物馆、图书馆将于今年底交付使用,这对阜阳读书人,对阜阳市民无疑是个上好的消息。我常说,判断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否,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硬件标准,一个是它的博物馆,一个是它的图书馆。过往,我们阜阳的两馆建设与阜阳千万规模的城市人口量级是极不匹配的。偌大一个城市,读书人没一个好去处,放不下一张安坦的书桌,因而,有一个现代化的舒适的图书馆一直是阜阳读书人的梦想。可是,再漂亮的图书馆没有人坐那儿认认真真读书,也给不出一个漂亮的人生。
不过,我还是喜欢窝在自家书房里读书。人一进书房,就像游子回到故乡,踏实、安谧,一书在手,身心两畅。记得还有一位拉美作家叫波拉尼奥的说:我的书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