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西云
梅西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63
  • 关注人气: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楼梦》,现代人还能怎么读?

(2018-08-13 16:51:48)
标签:

转载



《红楼梦》,现代人还能怎么读?

                                                                        2015-06-05 02:23:06 来源新闻晨报(上海)


                        毕飞宇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在于,曹雪芹的人生观很了不起,《红楼梦》中,每个人各有性格上的特点,但是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是坏人。

林青霞—

总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他娓娓诉说大观园里的人、事、情,经过蒋勋的诠释和解析,《红楼梦》变得立体了。

蒋勋—

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他只是像镜子一样照给你看人生的现象。

晨报记者 徐 颖

今年是文学家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尽管关于他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红学专家说法不一,但这并不影响贯穿全年的纪念活动遍地开花。比如,北京将在10月举行全球红迷嘉年华活动,此外,有关方面还将展开曹雪芹文化大运河之旅。曹雪芹家族是江南的名门望族,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负责接驾,曹雪芹自幼生活于大运河沿岸的“秦淮风月”之地,《红楼梦》故事的原型许多来源于运河生活。

有意思的是,在曹雪芹生活了13年的南京,不久前举办了一场“心目中的传世名著”评选,《红楼梦》成为诸多作家和学者的首选。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表示,曹雪芹不仅在南京生活过,还在《红楼梦》里写了很多跟南京有关的事情,比如写了1200处南京方言。作家毕飞宇说,如果只能让他推荐一本小说,他的选择毫无疑问是《红楼梦》,“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可以读一辈子,我愿意用一生读这样的书。曹雪芹太了不起”。而作家苏童在给年轻学生推荐读物时,其书单也与毕飞宇惊人地一致,“《红楼梦》读过吗?读过再读第二遍!”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毋庸置疑,它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追捧的经典。但在经典阅读越来越淡出人们生活的今天,四大名著也不幸被列入“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还位居榜首。在庆祝曹雪芹诞辰300年之际,他所留下的这部传世巨著,究竟还能吸引多少年轻读者?这成为让人忧心的一个话题。阅读《红楼梦》真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吗?现代人还可以怎么来读?

《红楼梦》竟成“读不下去的书”

2013年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在这份榜单的前十名中,位列榜首的是《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悉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

3000名读者参与了此项调查。大多数读者认为,人物太多、名字难记、内容抽象、文化差异大,是导致名著“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一些读者甚至调侃这些名著是“治疗失眠的利器”。

这份榜单出炉后引发了热议,很多文化学者也为此心生忧虑:经典名著是否正在与当代读者日渐疏离?而对于《红楼梦》领衔四大名著上榜,作家王蒙更是直言:“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读书人的耻辱。”

不过,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孙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不爱读《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问题,而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我听很多人说过,他们看《红楼梦》读不过前五回”。他解释称,《红楼梦》的文学性较强,客观上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阅读趣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经典名著“读不下去”与目前阅读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关。“选择的余地大了,读者群体便会产生分化,比如有人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有人却读不下去,这很正常。”

毕飞宇:我念本科时也读不进去

尽管毕飞宇认定《红楼梦》可以让他读一辈子,但其实也有完全读不下去的时候。不久前他在思南读书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披露,他读《红楼梦》时已经30好几了,“读本科时,我读《红楼梦》读不进去。你想想,一个十几、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整天在足球场上奔跑,怎么可能爱上《红楼梦》?”

毕飞宇觉得,阅读的时机很重要。“如果我在十三四岁时读《红楼梦》,我对它的理解可能没那么好。正是因为我成人了,结婚了,有一点社会经历了,这时候看《红楼梦》,一下子让我在文学之路上再次启蒙了一样。因为什么?因为林黛玉。曹雪芹非常爱她,但他写这个人物时,恰恰不往好的方向写,他写凤姐,写宝钗,都是往上托,宝钗这孩子懂事,大方;一比较,黛玉小心眼,小鸡肚肠。可你越往下读,你会发现,曹雪芹是多么伟大,他让你行走在理性判断和情感之间。也许你时刻告诉自己,我要叫我的儿子娶薛宝钗回来,而不是黛玉;但你真正爱的人是黛玉,虽然她一身的毛病。”

毕飞宇说,阅读《红楼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读这本书之前,我早就开始写作,甚至觉得写得挺有样子了,但等你把《红楼梦》读出意思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一座高峰。因为有了曹雪芹,因为有了《红楼梦》,中国的小说史可以和任何国家的小说史相媲美。”

毕飞宇风趣地点评道:“在贾宝玉之前,整个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闷骚的民族,有了贾宝玉,我们不再闷骚,可以表达。”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在于,曹雪芹的人生观很了不起,《红楼梦》中,每个人各有性格上的特点,但是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是坏人。”毕飞宇觉得,如果能看出这一点,对我们的帮助是最大的,这是文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启蒙,“透过曹雪芹,我们可以很负责地告诉我们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只有不一样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坏人”。

在天特别冷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毕飞宇喜欢把《红楼梦》拿起来读个十几、二十几页。他说:“如果没有《红楼梦》这本书,估计我的写作达不到现有的水平。”

林青霞:听导读爱上《红楼梦》

林青霞与《红楼梦》结缘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香港影坛掀起拍摄《红楼梦》的热潮,一年之间有5个版本上映,其中票房最好的是李翰祥执导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青霞在片中饰演宝玉。尽管演过宝玉,但带她真正走进这部名著,是听了蒋勋导读的《红楼梦》碟片。

林青霞说:“我听得入了迷,心想怎么会有那么好听的声音?《红楼梦》这本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透过他那抑扬顿挫、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带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学世界。总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他娓娓诉说大观园里的人、事、情,经过蒋勋的诠释和解析,《红楼梦》变得立体了,仿佛自己曾在大观园里待过,跟书里的人物似曾相识。听《红楼梦》能引我入梦,经常在半梦半醒间,房里还缭绕着蒋勋的声音,有时竟然梦里也有《红楼梦》。”

听蒋勋说《红楼梦》,林青霞曾感动落泪,并产生了“美的觉醒”。她开始尝试书法、绘画和写作,艺术燃起了激情,她甚至发愿,“60岁时要成为艺术家”。后来听说蒋勋每个星期五在台北开讲《红楼梦》,林青霞就趁回台探望父亲的时候,每周从香港坐飞机到台北去听他的课。林青霞曾说:“蒋勋是我惟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

蒋勋:每天读一点是

最好的方法

台湾美学家、作家蒋勋说,《红楼梦》是一本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他不仅在“美学课堂”上讲《红楼梦》,还推出了系列图书《蒋勋说红楼梦》。他认为,《红楼梦》才是300年间真正永不消退的“畅销书”。

这些年,随着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红楼梦》也再次成为阅读热点,但如此大部头的书,对于眼下忙碌的人来说,很难静下心来读。蒋勋的体会是,每天阅读一点,是最好的方法。他说,《红楼梦》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又可以单独当成短篇小说来看待。“许多年,《红楼梦》在我的床头,临睡前我随便翻到一页,随意看下去,看到累了,也就丢下不看。事实上,《红楼梦》并没有一定的‘开始’,也没有一定的‘结束’。如同我们的生活,琐琐碎碎,仔细看去,也都有耐人寻味之处。”

在蒋勋看来,“我们不是在读《红楼梦》,是在读自己的一生”。他说:“红楼里的故事就是人生的故事。我喜欢读小说,但别的就不会像《红楼梦》那样几十次地读,我确定它大概永远在我的床头了”。

让蒋勋赞叹的是,“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他只是像镜子一样照给你看人生的现象,因此你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会读到不到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感悟。我觉得这是它最了不起的地方”。

他认为,文学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必须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读懂。“现在《红楼梦》里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人是贾瑞,而这个贾瑞是我在第一次、第二次看《红楼梦》时最讨厌的人,可是我为什么会到50岁以后,忽然被贾瑞感动?因为这么卑微、这么无能、这么无赖的一个人,曹雪芹居然用两回的时间,把他写得这么好,写他死前一种毁灭性的爱,他去追求一个不该追的女人王熙凤,然后被整死。文学的了不起就在这里,我必须要有人生的阅历,才读得懂贾瑞部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