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谁不是一提到元宵节就想到了软软糯糯的汤圆和红丝火火的灯会呢?没错,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汤圆、赏灯会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吃汤圆在很早以前就有,流传至今。记得那年元宵节,我去爷爷奶奶家学包汤圆,奶奶向我介绍陷料和糯米粉皮就开始包了。只见她把一些糯米粉倒进盆子里,加入水,搅成面团,分成四份,搓成长条。又把它分成一个一个小面团,取一个,搓圆,用手指关节按个小洞,放进陷料,将边包拢,重新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奶奶说:“今天真好,元宵节嘛,就要团圆圆,包汤图,就象征着团团圆圆!”
妈妈边做边说:“其实啊,我们以前的糯米粉是自自己磨的,农材里现在还是自己做的呢!把糯米倒入大磨盘,出口套上大布袋,边加水边磨,最后沥干,元宵节时就可以自己做呢!”我也想起了以前在书中看到的汤圆的来历,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还知道汤圆的来历呢!相传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宫女:“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东方朔同情她,便对汉武帝谎称神要在正月十五火烧长安,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做汤圆给火神,汉武帝同意了,元宵也见到了家人。所以汤圆又称元宵。
做好了汤圆,便开始吃汤圆了。舀一个汤圆,放在嘴里,一口咬破,一股芝麻味在嘴中溢开,甜甜的,糯糯的,像滑滑梯似的滚入胃中。据说,这馅料是宁波人的独先家秘方,用黑芝麻猪油混成馅,这样做的馅料甜而不腻,份美味。
在宁波,赏花灯、猜灯谜也十分重要。那次在小区广场上挂满了灯笼,还有一片一片的小纸条。灯笼种类繁多,有兔子灯、走马灯、宫灯…纸条上写的是灯谜,有打一动物的,打一字的、打一植物的………让人眼花缭乱。我在《红楼梦》中也看到过古代人赏花灯、猜灯谜。看来,这还是古代元宵节人们取悦的一种方式呢!
元宵节象征团圆,一大家子欢聚一堂,过完元宵,我们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美好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