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游双林古镇,汽车导航居然会没有找到双林古镇,只是带我们在一处公路旁边见到了一处画。上面画着双林古镇的三桥和运河河面。为此,我们没有去成双林古镇,就转道到练市古镇游玩。
1月23日,钰林同学又发起一次游双林古镇的活动,同时补游南浔小莲庄和嘉业堂藏书楼景点。早上我们抓紧时间先游了南浔小莲庄景区后,于10点多乘车来到了双林,由于事先做了功课,这次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双林三桥景区。
双林是运河畔的一个古镇,几十年前我们乘坐运河轮船去江苏震泽,每次都会在双林停靠。双林一过,前方就是南浔镇了。但是,江南的小镇星如棋布,双林只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镇,所以许多人对双林并不熟悉。
下面先让我们熟悉一下双林,据资料介绍:“双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区域面积84.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6.2万人。双林镇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南浔区中心地带,地处沪杭近郊、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处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1小时"经济圈内。双林古镇历史悠久,明永乐三年(1405)建镇,因四周河港环绕,津梁相连,形如飞舞之凤凰又称凤凰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水系自然形态优美,传统小村落依水而建,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区域内还仍然保留着完整的水网体系、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双林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拥有着古桥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绫绢文化、盆景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等八大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资料里介绍得非常详尽,但是在我们看来,双林古镇的特点是这个三桥景区与整个镇是隔开的,“双林古镇景区”其实是集中在运河边。双林镇与其它所看到的镇有点不一样,在运河边没有商铺林立的古街,也没有枕河人家的水乡民居。整个景区看上去都是重新规划、设计和修建过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古镇味道。但是,这个景区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称得上是一处运河畔不可多得的风景区。我想以后前来观景的游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至于双林古镇的特色按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阁二寺三桥,河中有一岛,用九曲桥连接。所谓的“一阁”就是文昌阁,“二寺”就是水镜寺和与之相邻的道观,”三桥“自然指的是架在运河上的三座古桥。
目前,整个景区正在修建之中,让我们分别来看看文昌阁、二寺和三桥。文昌阁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据景区里的文字介绍,”双林文昌阁又名奎文阁,位于双林镇虹桥港口石漾中,与水镜寺隔水相望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 ,由乡人汤在文、俞厚村募资筑空,后经嘉庆二十年(1815)、道光十七年(1837)和咸丰十一年(1861)多次重修和拓建。旧阁四面轩窗,四面临水。曾在此供奉"文昌帝君""武曲星晨""故此处也是旧时乡里学子祈求科考及第,学业有成的地方。自清末、民国至1956年,一直无人管理,经风雨侵蚀,逐年垮塌,新阁于2022年在原址上重建。“ 文昌阁看上去还比较雄伟,如果能登临文昌阁,一定能望见整个景区,只是没有开放。
说到“三桥”,三桥是双林镇的宝贝,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可以说没有三桥就没有双林景区。据景区文字介绍,“双林三桥为湖州东南部胜景之一。双林塘横亘镇北,上接余杭,下注太湖,通达湖州、嘉兴、杭州、上海等地,为双林镇水上交通要道。双林三桥,在同一条河相距不到400米之间,连建三桥,实为罕见。其中,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离万魁桥122米。关于双林三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呢!传说双林镇北面的老百姓黎明去赶早市时,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挡住了去路,他们只能乘船过河。这件事被一对孪生姐妹知道了,她们拿出自己的积蓄修建了三座桥,因此双林三桥也叫姐妹桥。”双林古镇的三桥看上去确实比较雄伟、大气,三桥所在的运河河面比较开阔,又处在两条河道交汇处附近。桥面高高的,登上桥顶望运河,可以望见河面上的三座桥,一座桥的桥洞里可以望见另一座桥,画面很美。
从桥顶上往下看,河中央有一座小岛,估计是一座人工小岛,工人们正在修建与两岸连接的九曲桥,弯弯曲曲,曲径通幽,看上去挺美的。
河畔有两座黄色的寺庙建筑,一座是佛教水镜寺,一座是道观,这种佛教寺庙和道教道观相邻的布局在其它地方没有见过。佛有佛规,道有道法,一般都是分开的,信众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老百姓许多人并不能分清佛教和道教,反正是见菩萨就朝拜,祈求平安。我们分别在道观和水镜寺里参观了一下,对水镜寺大殿前面的几根雕刻的石柱子印象很深刻。
我们大概花了一个小时,游览了双林的这个景区。中午时分我们离开景区,前往双林镇的一家饭店享用地道的红烧羊肉面。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游湖州双林古镇小记
去年年底游双林古镇,汽车导航居然会没有找到双林古镇,只是带我们在一处公路旁边见到了一处画。上面画着双林古镇的三桥和运河河面。为此,我们没有去成双林古镇,就转道到练市古镇游玩。
1月23日,钰林同学又发起一次游双林古镇的活动,同时补游南浔小莲庄和嘉业堂藏书楼景点。早上我们抓紧时间先游了南浔小莲庄景区后,于10点多乘车来到了双林,由于事先做了功课,这次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双林三桥景区。
双林是运河畔的一个古镇,几十年前我们乘坐运河轮船去江苏震泽,每次都会在双林停靠。双林一过,前方就是南浔镇了。但是,江南的小镇星如棋布,双林只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镇,所以许多人对双林并不熟悉。
下面先让我们熟悉一下双林,据资料介绍:“双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区域面积84.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6.2万人。双林镇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南浔区中心地带,地处沪杭近郊、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处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1小时"经济圈内。双林古镇历史悠久,明永乐三年(1405)建镇,因四周河港环绕,津梁相连,形如飞舞之凤凰又称凤凰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水系自然形态优美,传统小村落依水而建,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区域内还仍然保留着完整的水网体系、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双林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拥有着古桥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书画文化、绫绢文化、盆景文化、宗教文化、运河文化等八大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资料里介绍得非常详尽,但是在我们看来,双林古镇的特点是这个三桥景区与整个镇是隔开的,“双林古镇景区”其实是集中在运河边。双林镇与其它所看到的镇有点不一样,在运河边没有商铺林立的古街,也没有枕河人家的水乡民居。整个景区看上去都是重新规划、设计和修建过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古镇味道。但是,这个景区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称得上是一处运河畔不可多得的风景区。我想以后前来观景的游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至于双林古镇的特色按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阁二寺三桥,河中有一岛,用九曲桥连接。所谓的“一阁”就是文昌阁,“二寺”就是水镜寺和与之相邻的道观,”三桥“自然指的是架在运河上的三座古桥。
目前,整个景区正在修建之中,让我们分别来看看文昌阁、二寺和三桥。文昌阁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据景区里的文字介绍,”双林文昌阁又名奎文阁,位于双林镇虹桥港口石漾中,与水镜寺隔水相望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 ,由乡人汤在文、俞厚村募资筑空,后经嘉庆二十年(1815)、道光十七年(1837)和咸丰十一年(1861)多次重修和拓建。旧阁四面轩窗,四面临水。曾在此供奉"文昌帝君""武曲星晨""故此处也是旧时乡里学子祈求科考及第,学业有成的地方。自清末、民国至1956年,一直无人管理,经风雨侵蚀,逐年垮塌,新阁于2022年在原址上重建。“ 文昌阁看上去还比较雄伟,如果能登临文昌阁,一定能望见整个景区,只是没有开放。
说到“三桥”,三桥是双林镇的宝贝,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物,可以说没有三桥就没有双林景区。据景区文字介绍,“双林三桥为湖州东南部胜景之一。双林塘横亘镇北,上接余杭,下注太湖,通达湖州、嘉兴、杭州、上海等地,为双林镇水上交通要道。双林三桥,在同一条河相距不到400米之间,连建三桥,实为罕见。其中,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离万魁桥122米。关于双林三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呢!传说双林镇北面的老百姓黎明去赶早市时,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挡住了去路,他们只能乘船过河。这件事被一对孪生姐妹知道了,她们拿出自己的积蓄修建了三座桥,因此双林三桥也叫姐妹桥。”双林古镇的三桥看上去确实比较雄伟、大气,三桥所在的运河河面比较开阔,又处在两条河道交汇处附近。桥面高高的,登上桥顶望运河,可以望见河面上的三座桥,一座桥的桥洞里可以望见另一座桥,画面很美。
从桥顶上往下看,河中央有一座小岛,估计是一座人工小岛,工人们正在修建与两岸连接的九曲桥,弯弯曲曲,曲径通幽,看上去挺美的。
河畔有两座黄色的寺庙建筑,一座是佛教水镜寺,一座是道观,这种佛教寺庙和道教道观相邻的布局在其它地方没有见过。佛有佛规,道有道法,一般都是分开的,信众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老百姓许多人并不能分清佛教和道教,反正是见菩萨就朝拜,祈求平安。我们分别在道观和水镜寺里参观了一下,对水镜寺大殿前面的几根雕刻的石柱子印象很深刻。
我们大概花了一个小时,游览了双林的这个景区。中午时分我们离开景区,前往双林镇的一家饭店享用地道的红烧羊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