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钰林)
我们从西天目山下来,来到山下的名刹禅源寺。禅源寺所处的位置十分优越,地处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是浙江名刹之一。禅源寺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属临济宗,远播东瀛。
禅源寺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分中、东、西三条轴线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楼上为御书阁)、祖堂(楼上为涵辉楼);东轴线上为客堂(又称五间楼房)、上客房、药师殿(楼为净土阁)、方丈(楼为大澍阁),追远堂(楼上为大悲楼),追远堂东侧又有地藏殿(楼上为观音阁);西轴线上为官客堂(又称尊客堂,二层)西客堂(云水堂)、介堂(楼上为意珠楼、堂东为内客堂)、禅堂、楼云轩(楼上为晚香阁、轩东为蒙堂)。其它尚有焙茶房、齐堂、库存房等附属建筑,目前,大雄宝殿以东建筑,因毁于日机轰炸,早以荡然无存,但遗址犹在;西轴线上建筑,尚基本完整,只是官客堂已改建为「天目山宾馆」,其馀原建筑尚存。
禅源寺虽说是古寺,但是由于战争年代受到破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得以重建修缮,恢复昔日容貌。记得几十年前我们来登山,禅源寺尚在整修之中,并没有开放。
我们走进禅源寺,感觉大殿等建筑都是气势恢宏,成色比较新,感觉不到古寺的气息。我们比较喜欢古寺庙古朴的风格,对新建的寺庙往往不是很感兴趣。依次循着寺庙的构成一一参观了各个殿堂,留下一点到此一游的印象。
但是,参观禅云寺以后,我有两点印象比较深刻,一是禅源寺是一个红色旅游地;二是禅云寺是韦陀菩萨的道场地,寺中有一座在其它寺庙看不到的韦陀殿。
抗日战争期间,西天目曾为浙西抗日救亡连动中心。一九三八年二月浙江省第一区寿员公署先迁入西天目禅源寺,举办国民抗日自自卫队干部训练班。继之各类抗日组织机构纷纷迁入。一九三九年一月浙西行署又迁入禅源寺,同年七月《浙西日报》和《民族日报》相继创刊,中共浙江省委浙西特委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入西天目,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亦曾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到达西天目山禅源寺,分析抗战形势,指明抗日的光明前途,极大鼓舞了抗日士气。周恩来此行,对于浙江党的工作,对于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禅源寺成为抗日救亡的基地,被日寇视作眼中钉。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汉奸放火烧山指引目标,日寇七架飞机肆无忌惮地低飞盘旋禅源寺上空,轮番投弹三十多枚,狂炸浙西行署驻地,整座寺院毁之一炬。
抗日战争时期,为浙江省一中所在地,浙江大学内迁,曾暂驻于此。
我们在周恩来抗日演讲旧址纪念亭逗留了许久,仔细观看了碑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并在纪念亭拍照留念。
韦陀殿是禅源寺的一大特色,韦陀菩萨是一个护法神,通常在各大寺庙“四大金刚”殿里都能见到韦陀菩萨。韦陀菩萨作为护法神,一般并不是主要人物,自然没有专门的殿堂供奉。可是,在禅院里却单独有一个韦陀殿,走进韦陀殿,印象里中间是韦陀菩萨的四面佛像,非常威武神勇,确实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护法神。
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的圣经里是有许多故事,每个礼拜天牧师在教堂传道时,总会给教徒讲一讲圣经上的故事。在佛教里其实也是有许多故事的,中国老百只顾烧香拜佛,对其中诸佛的故事不是很知道。就拿啊啊这个韦陀菩萨来说,就有很美丽动听的故事。
为什么人们称韦陀是护法菩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但是,人们对韦陀菩萨另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感兴趣,这就是“昙花一现为韦陀”的传说。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丽而羸弱,四季开着小小的、洁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绵长。当时,与一个年轻怜花的小伙子每天精心照顾着花神,施肥、捉虫、浇水,两个人日久生情,相爱了。此事被佛祖知道了,很生气,要拆散两人。小伙子被送到普陀山上习佛,并赐名韦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却前尘。
而花神被贬做一年只能开一次的昙花,开花时间很短。多年过去了,韦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你见过昙花一现的美景吗?这洁白的昙花原来是献给韦陀菩萨的哦。
禅源寺的韦陀殿里确实很美,可惜我们没有拍下照片,游人如果以后去禅云寺,可以留意一下。
至于禅源寺里为什么有这样一座供奉韦陀菩萨的韦陀殿,我不是很清楚,据说与明代的一位王子有关,也许他特别崇拜韦陀。下次您到访禅源寺的话,可以去探究一下。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西天目禅源寺有红色旅游景点和韦陀殿令人感兴趣
谈谈游禅源寺后的二点印象
(摄影 钰林)
我们从西天目山下来,来到山下的名刹禅源寺。禅源寺所处的位置十分优越,地处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是浙江名刹之一。禅源寺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属临济宗,远播东瀛。
禅源寺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分中、东、西三条轴线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楼上为御书阁)、祖堂(楼上为涵辉楼);东轴线上为客堂(又称五间楼房)、上客房、药师殿(楼为净土阁)、方丈(楼为大澍阁),追远堂(楼上为大悲楼),追远堂东侧又有地藏殿(楼上为观音阁);西轴线上为官客堂(又称尊客堂,二层)西客堂(云水堂)、介堂(楼上为意珠楼、堂东为内客堂)、禅堂、楼云轩(楼上为晚香阁、轩东为蒙堂)。其它尚有焙茶房、齐堂、库存房等附属建筑,目前,大雄宝殿以东建筑,因毁于日机轰炸,早以荡然无存,但遗址犹在;西轴线上建筑,尚基本完整,只是官客堂已改建为「天目山宾馆」,其馀原建筑尚存。
禅源寺虽说是古寺,但是由于战争年代受到破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得以重建修缮,恢复昔日容貌。记得几十年前我们来登山,禅源寺尚在整修之中,并没有开放。
我们走进禅源寺,感觉大殿等建筑都是气势恢宏,成色比较新,感觉不到古寺的气息。我们比较喜欢古寺庙古朴的风格,对新建的寺庙往往不是很感兴趣。依次循着寺庙的构成一一参观了各个殿堂,留下一点到此一游的印象。
但是,参观禅云寺以后,我有两点印象比较深刻,一是禅源寺是一个红色旅游地;二是禅云寺是韦陀菩萨的道场地,寺中有一座在其它寺庙看不到的韦陀殿。
抗日战争期间,西天目曾为浙西抗日救亡连动中心。一九三八年二月浙江省第一区寿员公署先迁入西天目禅源寺,举办国民抗日自自卫队干部训练班。继之各类抗日组织机构纷纷迁入。一九三九年一月浙西行署又迁入禅源寺,同年七月《浙西日报》和《民族日报》相继创刊,中共浙江省委浙西特委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入西天目,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亦曾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到达西天目山禅源寺,分析抗战形势,指明抗日的光明前途,极大鼓舞了抗日士气。周恩来此行,对于浙江党的工作,对于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禅源寺成为抗日救亡的基地,被日寇视作眼中钉。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汉奸放火烧山指引目标,日寇七架飞机肆无忌惮地低飞盘旋禅源寺上空,轮番投弹三十多枚,狂炸浙西行署驻地,整座寺院毁之一炬。
抗日战争时期,为浙江省一中所在地,浙江大学内迁,曾暂驻于此。
我们在周恩来抗日演讲旧址纪念亭逗留了许久,仔细观看了碑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并在纪念亭拍照留念。
韦陀殿是禅源寺的一大特色,韦陀菩萨是一个护法神,通常在各大寺庙“四大金刚”殿里都能见到韦陀菩萨。韦陀菩萨作为护法神,一般并不是主要人物,自然没有专门的殿堂供奉。可是,在禅院里却单独有一个韦陀殿,走进韦陀殿,印象里中间是韦陀菩萨的四面佛像,非常威武神勇,确实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护法神。
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的圣经里是有许多故事,每个礼拜天牧师在教堂传道时,总会给教徒讲一讲圣经上的故事。在佛教里其实也是有许多故事的,中国老百只顾烧香拜佛,对其中诸佛的故事不是很知道。就拿啊啊这个韦陀菩萨来说,就有很美丽动听的故事。
为什么人们称韦陀是护法菩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但是,人们对韦陀菩萨另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感兴趣,这就是“昙花一现为韦陀”的传说。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花神,美丽而羸弱,四季开着小小的、洁白的花,香味幽幽而绵长。当时,与一个年轻怜花的小伙子每天精心照顾着花神,施肥、捉虫、浇水,两个人日久生情,相爱了。此事被佛祖知道了,很生气,要拆散两人。小伙子被送到普陀山上习佛,并赐名韦陀,意思就是要他忘却前尘。
而花神被贬做一年只能开一次的昙花,开花时间很短。多年过去了,韦陀果如其名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你见过昙花一现的美景吗?这洁白的昙花原来是献给韦陀菩萨的哦。
禅源寺的韦陀殿里确实很美,可惜我们没有拍下照片,游人如果以后去禅云寺,可以留意一下。
至于禅源寺里为什么有这样一座供奉韦陀菩萨的韦陀殿,我不是很清楚,据说与明代的一位王子有关,也许他特别崇拜韦陀。下次您到访禅源寺的话,可以去探究一下。
禅源寺内的红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