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
(2023-08-25 17:34:49)
这不,天还不算太亮,窗外的蝉声就不断的响鸣起来。这“知了、知了”的声音,听起来与夏日的叫声没有什么不同,就像婴儿刚刚降生,啼哭分外嘹亮。
到了中午,赤日炎炎,蝉躲在树荫下,爬在树干上,站在树枝上,息语片刻,又放大嗓,小腹如气满的球,响亮地鸣个不停,声音淹没了鸟雀啾啾。
夕阳西下,秋蝉的鸣叫声音时而沙哑、低沉、短促而显得有气无力;时而鸣声高吭、嘹亮、悠长,如铜铃般经久不息,一叫便荡漾开去,余音传出很远,隔着阔路,隔着绿道,隔着高楼,落入耳鼓,隐隐不绝。
傍晚时分,秋蝉停栖藏身于树的最高枝,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只要是树下有一点动静,蝉就会停止鸣叫,待风平浪静,才又似铜铃般地响起……
到了夜晚,这些蝉会聚在一起,突然爆发岀蝉炽烈的呱叫,都是高亢长鸣,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只觉得千万盏灯闪烁闪烁,齐声呱呱,来得快走很急,剎时消声匿迹。
有时到了夜里一两点,周围树上的蝉儿依旧声嘶力竭地鸣唱不停,吵得人们无法安睡。慢慢地,终于等到音波渐渐弱去,偶尔间断几声,最后吐不岀一个音符,这才消停下来。
这蝉儿是一种昆虫,幼蝉通常都在泥土下蛰伏,短则三年、五年,
秋蝉从出土羽化,留下蝉蜕,
此起彼伏、嘹亮流连的蝉鸣给炎热的时节带来一线生机,凄切婉转而不绝,长鸣清脆而不息。这种单纯的乐声,令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风声,雨声,林声,水声,想起眼波涛诨名,想起见证历史沧桑的古物化石,想起混沌未开的人类诞生。这是天然的交响乐,天然的歌唱使者,天籁之音,长鸣不绝。
我忽然莫名喜欢秋蝉。秋蝉毫不畏惧赤日炎炎,清新出尘,毫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毫不张扬高调,只是不争不贪,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正暗合了中国人的修身养生理念。它自强积健,从不妒忌互斗,唤在我们耳旁嗡鸣的颤声,正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不惧险阻,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捕捉鸣蝉,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似乎都是顽童们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记得小时候,一到夏秋的蝉鸣时节,我们这些小伙伴就会把用一根马尾,牢系在长竹竿的一端,再打个越拉越紧的活扣,三五成群,往梧桐树和柳树林子里摸去,因为那里树多,树上又聚集着许多鸣蝉,便于套捉。有时我还会爬到树上捕蝉取乐,闻其鸣声不断,逗其振翼羽飞,玩乐之余也寻遍丛林,捡到玉蝉便如获至宝。于是乎,炎阳日,明月下,沟渠中,经常摸泥鳅打秋蝉,泥鳅串於茅草,蝉儿困於瓦罐,整日而不倦。每每回家将捡到的蝉壳变卖所得零钱购置一些钟情玩物或学习用具才意满心足,心境甚好。
写到此处,夜已经很深了,窗外的蝉还在楼下不远处的密叶里“知了、知了”的鸣叫个不停,听来显得异常响亮。看来,蝉和我一样睡得很晚,它们生命的长度短短两月余,远不及一株阴阳草,但是可以追求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精彩自己,热爱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