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五个突出”

(2023-08-09 18:48:51)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五个突出”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今日头条 时间:2023-8-7-9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议事决策的基本功。同样,调查研究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才能为同级党委科学决策、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依据,才能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好人大权力。

笔者认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五个突出”,才能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更好地发挥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

 首先,调研主题要突出。选题是调查研究的首要环节,决定着调研的方向,关系到调研的质量。地方人大调研性质不同于一般的调研,具有法律性、程序性较强的鲜明特色,是人大行权履职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常委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这种层面上的理解,人大调研不能仅简单地停留在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作一般性了解,而要从人大职权范围出发,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法律执行的薄弱环节、政府推进有难度的工作开展调研,增强针对性。要建立健全议题科学确定机制,特别是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时,地方人大要广开言路,在充分酝酿、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再广泛征求一府一委两院、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经同级党委审定后确定调研课题。议题确定后,一般不再变动,对重大紧急、确有必要提交常委会会议讨论、决定的临时性议题,由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后,再报经同级党委同意。

 其次,调研方式要突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重点在深入,难点也在深入。一是调查要深入。地方人大调研内容来源基层、反映民声、体现民意。要切实转变调研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面对面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让他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二是方式要灵活。要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方式,充分运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会等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采取问卷、抽样、网络调查、民意测验等行之有效的调研模式,注重明察与暗访、点与面、好与差相结合的调研形式,确保掌握大量丰富详实的调研信息。三是目标要明确。要注重调研工作计划性和阶段性,特别是具体议题的年度计划要结合工作实际逐步落实,这样调研才会有深度,才会有的放矢、更好地推进工作。

 再次,调研过程要突出“明”。开展调研的过程,就是依法履职的过程,更是发展全过程民主的过程,必须坚持公开透明,不仅调研的对象、内容、方案要明了;而且调研的路线、具体情况、结果反馈全程要透明,要利用各体网络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人大开展专题调研的内容重点、目的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动员更多的民众关注人大调研工作,扩大有序参与,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有效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活动。

其四,调研报告要突出。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是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坚决防止只调查不研究的不良倾向,坚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确保写出的报告既有深刻的分析,又有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一方面,要注重调研材料的核实,特别是对于影响决策的重要情况、重要数字要进行反复核实,确保调研报告内容真实、全面、客观。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到从面上准确评估工作,从点上深入查找问题,努力提出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有权威的调查报告。

 其五,调研成果要突出。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使调研成果为常委会履职服务,促进党委科学决策,推动一府一委两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是开展调研的根本目的。一是要把调研过程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有关方面反馈,以便引起重视,求得回应。二是通过审议,进一步汇聚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常委会决议、决定,审议意见或者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理落实。三是将调研报告中的一些重要意见建议,及时主动提交党委参阅,在得到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更加有力地推动具体工作的开展。四是坚持将上年度重要议题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列为本年度主任会议议题,要求相关委()提出调查报告,一府一委两院提出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对于审议意见落实不力的议题须向常委会会议再次报告并进行审议,票决测评,追究责任。同时,要积极推行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限期整改落实消号制,对落实不及时或整改不到位、销不了号的,要坚持持续跟踪督办,不折不扣地抓落实,确保调研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应用和实施,真正使调研工作发挥实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