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灯笼

(2023-01-28 18:21:27)

                        游灯笼


         来源:丝路都市文化汇  时间:2023.1.20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过年期盼的是不但有好吃的,还能有好玩的。那时的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除了爱放鞭炮,就是游灯笼了。


在我们关中西府,游灯笼一般从正月初六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五元霄节晚上结束。灯笼从年集上买来,是用彩红纸糊的,多是舅婆、舅爷和舅舅们送的。


游灯笼时,让家里大人裁一截长短合适的树枝,再做好一个底座,底座上面是放小红蜡烛用的,之后,用一根绳子从灯笼的中间传过来,上头系在那裁好的树枝上,这样就可以挑着周游四方了。


那几天晚上一到,天刚擦黑还没有黑尽的时候,孩子们便嚷嚷着让大人赶快给点灯笼。每人用一根一尺多长的细竹棍挑一盏自己最喜欢的灯笼,结伴而游。小伙伴们聚得越来越多,游灯笼的队伍排得越来越长,在漆黑的乡村夜晚,打老远就能看见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就像一条活龙在游动,煞是好看。


孩子们一个个打着新买的灯笼从村头走到村尾,挑着灯笼还边齐声说唱着:“点灯笼,游灯笼,一盏一盏都要明,照的娃娃脸儿红”“游灯笼,添油来,两个鸡娃叫鸣哩……那些大婶大妈们听到游灯笼的孩子们过来了,高兴地合不拢嘴,赶紧在家门口散给孩子们一把糖果瓜子啥的,或者把自家炸制的油麻小饼饼给孩子们装满兜兜。


当年那些游灯笼的孩子,大小一般在5岁至12岁之间。小一点的孩子自己不会挑灯笼去游,就让哥哥姐姐引着去游。许多孩子一到晚上,天还没黑,就嚷嚷父母点燃蜡烛,迫不及待地提起灯笼像燕子一样飞出院落,口里喊着“游灯笼哩、游灯笼了”。不一会儿,门前的小路上灯笼多了起来,一盏,两盏,三盏……


孩子们聚在一起时,就开始热闹起来,互相比着谁的灯笼最新、最大、最漂亮,心里美滋滋的。走到村口,一阵风吹起,有的还没来得及拿稳,里面的蜡烛火已经将灯笼烧着了。本来就是几根竹篾编的,外面糊了一层纸而已。灯笼烧掉了,回家还不知该怎样挨骂,只得提着烧剩下的光秃秃的灯笼架咧着嘴哇哇地哭着回家。


我那时也就12.3岁,一到晚上手提着灯笼跑到外面跳来蹦去,吆喝自己的同伴一起东游西转。记得有一年正月晚上出去游灯笼,正下着大雪,结果走着走着我一个没注意,脚下一滑一个前扒,灯笼出手,不小心把蜡烛弄倒,顿时油洒灯燃,不一会只剩下黑乎乎的骨架,委屈得大哭起来,最后只能把破灯笼拿回家用浆糊补一补,照样提着满处跑,直到里面的小红蜡烛燃尽了,一个个也玩累了,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再到后来稍大一些乐趣就不在游灯笼上,而是纠结村里几个顽皮的孩子,每人手里捏上一根点燃的香,看谁挑的灯笼比较好看,就千方百计的想办法使坏,不是趁其不备给人家烫上几个窟窿,让他们的灯笼先起火亮了,就是故意吹灭或砸坏人家的灯笼,在他们的惊叫声中看灯笼燃成灰烬。那时候,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男孩子特别喜欢吓唬女孩子,看他们到了眼前,便突然说:“你的灯笼下面有虫子。”女娃实在,真的举灯笼看,烛火就把纸灯笼点着了,少不了哭一通鼻子,再回家给大人告账。那时我们这些飞把子孩子还会藏在半路上截道,专门搞破坏,碰见游灯笼故意左碰右撞他们一下,让灯笼起火“自燃”;更有甚者,藏在暗处,扔个石头、碎土疙瘩过去或用弹弓打灯笼,把灯笼给打灭。看挑着损伤烧坏的游灯笼的小孩哭着跑回家,我们却在偷偷地笑,那种快感比游灯来的更爽。


“十四晚上挑,十五晚上绕,十六晚上碰。”过年灯笼是不能留在正月十六以后的,正月十六晚上也是挑灯笼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便和小伙伴们挑着灯笼,一边游玩,一边喊“游游游灯笼,老虎来了吹灯笼。”见到有小孩提着纸灯笼过来,我们一起喊着“打灯笼,找舅舅“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并瞄着他的纸灯笼对他说:“咱俩碰灯笼吧。”他说:“好。”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撞到一起,只见它们损伤相当,里面的红烛都还亮着。接下来我们要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或红烛熄灭或碰撞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胜者继续寻找对手挑战。


那些小一点的孩子看着我们这些大孩子很自如的左右、上下挥舞灯笼,有的甚至还甩着灯笼转圈儿,也跟着学样。可他手刚一斜,灯笼纸就被烛火烧着了。


就这样,闹腾到正月十五元霄节游灯笼快结束时,大家会故意让自己的灯笼烧着,以期今年红红火火,也应了家中不存灯笼的习俗。


点完后,我们挑着各自的灯笼到大路上去,和小伙伴一起碰灯笼,齐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打灯笼,找舅舅……”看谁的灯笼先被碰的着火了,我们就哈哈大笑。唱着,跳着,年真的过完了。


回想过去,小时候那些年游灯笼,游的是一种开心,一种自由,一种无忧无虑。如今,过去的木条、竹条编制的纸糊灯笼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布和塑料电子合成的“灯笼”,都不用蜡烛而被灯泡取代了。


灯笼是春节的重要观赏物,游灯笼是民间年俗,更是人们小时候的一项有趣的活动,让我们饱尝了快乐的滋味。以往春节过年,当你看到乡村之夜,满村的红灯笼像一条条俏皮灵动的彩带,一盏盏朦胧的桔红的光在眼前摇曳,一群孩子打着灯笼,像一只只莹火虫排着队在游动,特别有一种乡村意境的美。也许以往农村这种游灯笼的娱乐,互相分享着年节的喜悦,才是热闹喜庆的象征,才真正值得人们留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年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