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蒸馍

(2023-01-14 10:57:48)

过年蒸馍


         来源:丝路文化汇 时间:2023-1-13


过年蒸馍,是千年习俗。在我的老家陕西宝鸡,每到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都会蒸馍。除了蒸馒头,还要蒸包子,像菜包,豆包,糖包之类的馍。

 

先说这蒸馒头。在确定好蒸馒头的前一天,要提前把面粉发酵。活面时先把酵母粉用水泡开融进去,把面揉好后要把整个面盆放在炉火或热炕上暖和的地方,用被子把它包裹起来,有利于面粉发酵。


蒸馒头是个吃力活,人少顾不过来。全家人都得上手,烧锅的烧锅,揉面的揉面,顺序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天主要是蒸馒头,先下一块面,柔的又光又滑,再团面、搓成长条,切块、揉馍,揉好的一个个馒头摆出阵容,像是接受检阅的士兵……

 

过年的馒头,一般情况下会做出很多造型,除了白面馍头,还有枣馒头,花馒头,动物造型的馒头。有的在馍头顶部的中间点上一个圆点,放上枣,或者蒸成小动物模样,或按传统为馍头点红,真正的白里透红!

 

揉好馍胚子涨好以后,再一个一个,一层一层放在蒸笼里上锅蒸。蒸馍一锅是两件子,就是两层蒸屉,分上件和下件。

 

蒸馍时,在锅的底端锥形处添好水,水上面放置挑架,将下件放到挑架上,再将上件放到下件上,两件蒸屉搭好后给锅沿上放一个麦草笼圈,防止木板锅盖与锅沿之间硬对硬漏气,保证馍的质量,然后盖上锅板,压上石头或较重的物件(聚气好)蒸,每件可有20多个馍,每锅可有近50个馍,一家大人多的能蒸4锅左右,也有少一点的。

 

一般的是几扇笼一起儿蒸,大约20多分针等蒸圆了气就好了。等把蒸好的馍一笼一笼抬下来摊到案板上,只要馍头又白又虚、未咧口子,不是死面疙瘩,便大功告成。

 

说起蒸馍,这个过程最讲究时间和火候。如果火候把握的好,蒸出来的馒头蓬松甜香,口感也好;掌握不好,或者面没有充分发酵,就会蒸成死面馍或糊锅馒头,不好吃。

 

以往过年,农户家的馍要多蒸一些。因为这些馒头,不但要自己吃,更重要的要招待亲戚食用。馍从腊月底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亲戚走完,至少也要吃到正月初五,预示着年年有余。


过年蒸馍至少得两天。第一天蒸馒头,第二天蒸包子。包子一般要准备两种,一种是叫做豆包,豆馅的,先把红小豆、红枣晚上浸泡一夜,放在一块在锅里煮透,后放红糖,再用木榔头捣成泥状,用白面擀皮加豆馅包成,形似橄榄,是年馍的点缀和配角,红枣的甜,红小豆的豆沙香,别有一番风味在里头。

 

另一种是菜包子,又分肉馅和素馅的。一般是用青萝卜切成片,在热水里淖一下,再用布包起来挤出水分,剁成碎末,加入葱、姜、调料和成素馅,也有条件好的,加入少许肉丁,做成荤的馅子。这些形似狗不理包子的菜包子,做起来比较费事。一般用白面擀皮加入菜馅,捏住皮边,一点一点收紧,最后这么一旋,就形成一个头上类似菊花的包子。用农村大黑老锅蒸出的包子香喷喷的,很好吃。刚出锅的菜包、豆包松软香甜,我一次能吃4.5个。还是那句话,春节过年的馍要自己蒸,自己蒸的馍吃起来香甜可口。

 

印记中,小时候过年蒸馍时,我们全家人都动手参与,我父母亲负责和面、发面、醒面,我几个姐姐负责揉面、搓面、切面,我和弟弟负责担水、给锅里添足水,然后劈柴、烧火、拉风箱、蒸馍。

 

那个时候,两三天时间蒸了一大堆馍。各类年馍蒸出来要先在秫秸箔上晾凉,然后再放入大瓮或大缸中储存,或者放在大瓷盆里,缸里、篮子里等,边吃边拿。

 

以前,过年蒸馍,是每个家庭过年的标配 蒸年馍是过年的重头戏。常言道:“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蒸好年馍,寓意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来年发大财。所以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也是年前人们最忙碌的两天。

 

人间烟火气,飘散千百年。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那种大规模的过年蒸馍的情景已经不多见了。春节过年,人们大多是在外面买些现蒸的馒头,其它的菜包豆包基本都是平常想吃了蒸一些自己吃,馍都随吃随买了。但是少了这项活动,也似乎缺少了往年蒸馍的仪式感,过年年味也就变得越来越淡了。

 

疫情三年,人们缩在家里门都不敢出,就更别说人来人往,热热闹闹过年了。如今,已进入腊月过年,又要到蒸年馍的时候了。但再也找不到以往家家户户过年蒸馍的喜人场面。

 

有时还真怀念昔日的过年岁月,那种欢天喜地有馍吃,还有哪蒸馍锅笼“咯噔、咯噔”的声音,传递的不仅是对年的热盼,更是那种饱含辛酸又无奈的农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那是蒸馍,分明蒸的就是火热的日子,就是来年的希望啊!

 

记忆中,过年印象最深的还是蒸年馍,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蒸几锅香喷喷的大白馒头。蒸年馍,虽然本身蒸的是馍,但过年蒸出来的是年味儿,是亲情,是对家人的浓浓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