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之后
(2022-12-14 17:49:14)
来源:今日头条笔墨浓情怀
时间:2022-12-12-13
说心里话,尽管解封了,还是不敢到处乱跑,忽然发现放出去也是另外一种孤独,在家反而是有个陪伴。
每天网上都有全国各地不看核算报告,不用扫码的消息。
三年不出门,不聚集,感觉都习惯了,突然自由了,还真有些不习惯了。
这种感觉就像从ICU里捞出来,直接扔进了KTV,真是感动又不敢动。
毕竟解封不是清零,我们不是双赢,恢复正常的同时我们更危险了,所以此时高兴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因为新冠疫情并没有随着解封而散去,解封开放也不是疫情降低了安全,相反的是隐含的危险来了。虽然解封,行动自由了,但在平常接触的人群里,那些隐藏的无症状感染者必然会增多,人与人之间感染的风险更高,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接下来考验每个人的防疫意识、自我防疫能力的时候到了!
以前国家为了保护黎民百姓尽其所能不遗余力地管护了我们三年,给我们披上了"三件防护衣",大多数人三年没有感染新冠,不是因为幸运,也不是因为免疫力强,是因为这三年来每一个接近你的人,国家都帮你筛查过了,都是健康的,低风险的,只要有风险的,国家都把他和你隔开了……国家确实尽力了。
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给我们层层免费筛查风险了,没有人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也意味着从现在起,我们身上的“三层防护衣”正式被国家收回了。从此,我们将完全暴露在病毒面前,随时面临被新冠病毒侵袭的危险。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平常不扫码、不核酸、不筛查、不隔离,大家知道自己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会不会哪一天就变阳了?
的确,现在病毒症状变弱了,阳了大不了吃几天药。
可是,然后呢?再阳?再吃药?再……
试问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折腾几次呢?还有那些本身有基础病,年老体弱的人,以及那些弱小的婴幼儿又该怎么办,能不能扛过去呢?
回看疫情三年,不得不说核算采样把感染的人分离出去,对重点疫区和人群实行封控措施,打针防疫,实现面上清零,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但我们总不能指望靠长期封控过日子,生活还得继续。三年疫情,已经拖的我们筋疲力尽、苦不堪言,人们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校放假学生上不了学,各种实体店关门歇业,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倒闭,国家经济也受到了重创。再说,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解封放开,正视疫情,与病毒共存,才能回归正常。
不管怎么说,这场新冠疫情从2019年12月8日开始,到2022年12月8日,已经肆虐了整整三年了。当下新冠病毒还在反复,一次一次变异,传播性更强,严重程度虽没有初期那么厉害,但是还要严加提防。因为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升级,那些阳性无症状患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在人群中传播,实际哪里会像一场“感冒”那么简单,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政策告诉大家:
可以出去了。数据告诉大家:出去很危险。现实告诉大家:家里最安全。以后被封的机会不会多了,但被感染的机率更大了!
因此,解封不解防,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打防疫针,做好自我防护。
自我防护是关键,避免感染是期望,不传染他人是道德底线。其实,面对疫情,唯有强身健体,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才是正道。病毒也是欺软怕硬,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容易遭受病毒的攻击,强健的身体是对抗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正所谓“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就强”就是这个道理。
自古就有大疫不过三年的自然规律,如今新冠疫情已经三年。三年疫情,国家为我们守护了三年。病毒也从超强的至死率到现在几乎没有了死亡率(除有基础病和年龄比较大的外)。如今,我们已经迎来全面解封,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将与新冠病毒共存。既然无法避免,只能坦然面对,自求多福。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往往失去了,才认识到它的好处,失去的才是曾经最珍贵的拥有。
人生无奈,人生无常,生活是漫长的,人生本来就是在得失间往复。有得也有失,故不必执拗于过去,更不要畏惧于将来,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做到“三要”“三不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良好习惯,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在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早规范就医。非必要不要前往风险地区,不要组织和参加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不要相信和传播谣言,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疫情。
寒冬已至,暖春即来。期盼新冠病毒早日消散,疫情尽快过去!相信我们必将走出至暗时刻,人类终将战胜疫魔!但愿疫情之下,国泰民安,大家都要平安健康,能够过一个快乐详和的新春佳节!
最后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愿我们都平安、健康、幸福!
一一写于2022年12月10日上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