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收

(2022-06-04 17:53:34)

                                        夏收

                       来源:乡土文学社   时间:2022-6-4

    夏收,对农村人来说,是一个龙口夺食的繁忙季节。夏收之时,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起早贪黑,收割、拉运、碾打、扬场、晒麦、入仓,忙的昏天黑地,不仅要争分夺秒地把成熟的小麦抢收回来,还要抢耕抢种,否则会延误了玉米播种的黄金期,直接影响到当年的粮食收成。

我的家乡——宝鸡,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关中西部地区,夏粮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油菜,种植最多的就是小麦,夏秋实际上也是收小麦。

我们这里的小麦在每年的秋季10月播种,一直到来年的6月大面秋成熟才开始收割。一般是种在坡坎旱地的小麦成熟较早,早一点的每年5月底即可开镰收割,然后跨入6月,塬上和川道地小麦依次成熟收割。那时一个生产队种植的小麦粮田面积很大,一片连着一片,少说也有五六百亩,夏风吹来,麦浪翻滚,一派丰收的景像。

 说起农村夏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开始收割小麦到最后小麦入库一般要经过割、拉、运、堆、放、摊、碾、打、扬、筛、晒等多道工序,快则半个多月,慢则一个多月;虽然过程枯燥无味,但那时是集体收割,人多力量大,虽然累些苦些,还是很愉快的。  

    小时候的记忆中,六月上中旬是夏收夏播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候。这段时间,一旦麦黄时刻到来,只需要一两个好日头,田地里的小麦,就会整片整片进入收割期。每到这时,整个生产队,不分男女老少都会投入到紧张而繁忙夏收之中;政府机关的干部也会主动下到田间地头,手持镰刀,头戴草帽,自带干粮,帮助农民抢收抢收;企业、学校、部队都会派人支援农村夏收,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那段时间,一旦麦黄时刻到来,生产队的社员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抢收抢种,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不瘦上几斤肉,怕难过去。

最辛苦的当属割麦。当时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全凭人工收割,夏天日头硬、气温高,天气热,人们的劳作量是平时的数倍,但为了不让丰产的麦穗掉落田野,大队人马一字排开,手持镰刀割麦,不一会身后收割的小麦就会倒下一大片。  麦田里,人潮涌动,镰刀刃片与麦秆接触所产生的“呼哧”声,人们比拼割麦的吆喝声,麦地里蚂蚱的吟唱声……交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部动人的交响乐!

   道路上,一辆辆架子车飞奔似地穿梭于地头和麦场。田地里,那些精壮男劳力熟练地固定好架子车后面的门套,将打腰捆扎结实的麦捆,一捆捆装填好。这些大人,站在车把中间,肩头套上攀绳,双手架辕,弯弓曲腿,按照原先地里轧出的车辙印,慢慢地向前拉动着装好的麦捆!在他们眼里,架子车只要拉出地里,拉上塄坎,抵达坡路,剩下的就是再轻松不过的把方向了。这个时候,只要稍微抬起脚,在麦垛堆坨大、车辆速度快等因素作用下,常常会有种“飞起来”的感触!这也是割麦间隙,少有的兴奋与快乐点。

远处的麦场上,“突突突”的拖拉机,牵引着大石碌碡碾麦的滚动声从早到晚地响着;辛勤的人们会从早到晚地忙碌摊场、碾麦、起场,期间不敢有半点雨天打搅;新压的麦草垛子,一个接一个地竖了起来,长方形的、圆形的,大的,小的,各有特色。夕阳落下,麦场里,大人们手扬木锨,让风儿飘去夹杂于小麦颗粒间的一片片麦衣,落下颗粒饱满的麦粒!妇女和孩子们,则趁着扬麦的间隙,撑袋子装麦,尽情地收获一年所得。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是擦去额头的汗珠,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小麦收回来后,还要乘雨后之机抢种玉米、黄豆和高梁。大人们头顶烈日,手扶犁头牵着牛在前边豁沟犁地,妇女在后面点播玉米等夏秋作物,完后用脚填埋,耙磨平整,待一周后出苗,才算夏播完成……

回想起农村夏收那段时间,大人们每天天麻亮就起床,鸡叫两遍才睡下,每天都似乎有永远有干不完的活。每当满眼的黄澄澄的麦穗铺满生产队的大场里,经过一番碾打晒凉,装进口袋的时候,人们的眼神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如今回忆那些年的夏收,农民真的太辛苦了,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古诗描述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一看现在的夏收时节,大型收割机一辆连着一辆,直接开进麦田机械收割,不到一袋烟功夫几亩小麦便会实现棵粒归仓,最多一个星期便会完成夏收,两个星期全部播种;再也没有人起早贪黑,肩扛背挑,手工割麦,靠人拉运、碾打了,那种原始的、落后的耕作方式逐渐被淘汰,播种玉米,用秸秆还田机械一打一犁一播就了事,化肥、农药、种子溶为一体,既科学又方便。

 星转斗转,时光转换。转眼间,又是一年夏收时。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似朝露,被阳光蒸融了;田野上,难觅昔日的繁忙与喧嚣,割、打、挑、晒已被机械完全替代;但是,那些忙碌、快乐的夏收记忆,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成为滋养一生的精神食粮。我常常会在梦里,回到过去那个幸福快乐的夏收时光,与大人们一起割麦、拉麦捆、摊麦捆、碾打起场、扬场的情景,夏收收获的不仅是一年的辛劳,更多的是丰收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