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研究》研究报告
(2016-03-10 16:05:59)| 标签: 教育结题报告小学语文提问方式 | 分类: 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提问方式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研究报告》暨课题结题报告
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东孝义小学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课堂提问是最古老但至今仍沿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且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质疑”。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但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提问的方式有哪些,何种情况用何种方式更加高效;2、问题多而质量差,缺乏层次性,缺乏思考性。 3、有些又走向过于注重形式不重提问内容的极端形式化主义。 4、部分提问或是难度较大或是表述模糊,学生很难作答。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堂提问的高效,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内容、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的整合处理,有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知识、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课题则尤其侧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在选择了恰当的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的情况下,怎样运用以及运用怎样的方式提问,更好的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
(一)课题的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现状及其分析;
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问的方式;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提问的调控(候答和追问技能技巧)研究和设计。
(二)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形成可操作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式,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成功经验。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问题设计的能力,推广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转变教师观念,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四)本课题采用的主要方法
研究方法:1.访谈调查法。选择多名本校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包括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课堂中低效提问的形成原因以及课堂中高效提问方式的思考与建议的访谈,交流思想,总结收获。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部分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法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观察提问的各个环节,如备课前期问题设计的目的、方式、意图、对象,课堂上发问、叫答、理答、追问、反馈等,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度分析,提出改进策略。
3.行动研究法。针对本课题研究,通过听课、亲身讲课实践,不断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并再次付之于行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检验研究的得失,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文献法。精读一部相关的教育论著,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案例、教案。
五、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
课题活动简介:本课题于2015年3月立项申报,从开题至今,在区教研室及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研究,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认真学习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深入课堂开展实际课例研究,虚心听取优秀老师意见建议,不断完善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整理阶段,我精心收集素材,积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开题一年以来,撰写课堂小课例研究 
(一)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明确研究方向。
首先,我通过本校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调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来发现教师们在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上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从而找出教师课堂提问方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误区,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显示:
1、很多教师并不清楚提问的方式有哪些,何种情况用何种方式更加高效;
2、问题多而质量差,缺乏层次性,缺乏思考性,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
3、有些又走向过于注重形式不重提问内容的极端形式化主义。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
4、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部分提问或是难度较大或是表述模糊,学生很难作答。
5、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提问时机把握不太好,临时提问很多,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
(二),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听取各方意见,聆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力争使课题研究既接地气,又有理论高度。
我先后利用区教研室主任名师高启山,到我校督导工作机会,到泉小听取观摩课机会,与名师专家探讨,虚心听取高主任的意见建议,提升了课题研究的高度;同时,在具体研究中,又深入课堂,亲自设计教学设计,上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并邀请本校优秀教师,共同评课研究,交流思想,总结收获,听取课堂中高效提问方式的思考与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
(三)查阅资料,读书学习,提升认识。
我一直坚持精读一部相关的教育论著——《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前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围绕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在研究过程中,又认真阅读,深入研究,把书中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在课题研究尾声,又用审视的态度,再次阅读,追根溯源,以保证课题研究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归纳整理,总结成果。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若提问不恰当,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实际效果。因此,好的提问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因而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也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我对于课堂中提问的方式,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
方式一引导式提问
引导式提问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并积极探索和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首先,在一课一研的教学活动中我选取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一课 ,这是一篇很耐人寻味的文章,进行了课题的实验性研究,我们在这一课提出了这些提问,来引导学生回答,以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问题设计如下: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组什么词?生活中人们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进行阅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