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343”操作模式

(2016-01-04 22:05:00)
标签:

365

教学

分类: 课例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343”操作模式

张利工作室:张利  肖静  刘萍  黄艳  谢带容  李慧兰

 

一、模式结构图

语文略读课型“三学四环五步”教学法图示

语文略读课型“三四三”模式结构

 

 


           

 

课后延学

课堂互学

课前预学

                        

                       

    

 

预习检查

卸载知识

 

课堂探究

收获新知

 

评价总结

升华情感

 

激趣导学

明确目标

 

 

 


     

 

初览全文

感知整体

 

再读课文

感悟特点

 

三品段落

积累佳句

 

 

 

 


二、基本操作流程

“三学”:指课前预学,课堂互学、课后延学。

“四环”:指课堂互学的四个环节,即激趣导学,明确目标;预学检查,卸载知识;课堂探究,收获新知;评价总结,情感教育。

“三步”:指课堂探究环节中的三个步骤,即初览全文,感知整体;再读课文,感悟特点;三品段落,积累佳句。

(一)“课前预学”的基本操作要求

课前预学包括教师预学和学生预学两部分。

教师预学要求教师研读教材、研读教参、根据课标要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多种教学方法,为使课堂成为一个高效课堂做准备。

学生预学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导学案,引导自身做好课前预习、学习的过程。根据导学案提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圈点勾画,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完成预学检测题。另外,对于自身难以解决的困惑,可以旁批在预学案上,在课堂互学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而且使“先学后教”落到了实处。

(二)“课堂互学”的“四环”基本操作流程

第一环:激趣导学,明确目标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环:预习检查,卸载知识

【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而且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此外,减轻了学生学习任务和老师的教学任务。

第三环:课堂探究,收获新知

【目的】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其次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批注、动口交流,合作学习,最后培养他们探究精神。

课堂探究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览全文,感知整体。通过默读课文的方式,了解全文内容。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快速调整教学内容和结构,使“以学定教”落到实处。

第二步,再读课文,感悟特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交流小组学习的效果,把问题暴露在课堂上,通过师的精讲点拨,归纳、明确课文内容知识。

第三步,三品段落,积累佳句。《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积累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积累美词佳句。

第四环:评价总结,升华情感

【目的】通过总结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升华情感,使学生得到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课后延学设计要求

【目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因此,以略读课文为契机,教师给孩子们推荐几本较好的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其课外阅读。

 

 

 

 

 

 

 

 

 

【课例设计】

赵州桥

黄艳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16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认识会认字;

2.  经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的主要环节,通过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师友合作、反复诵读的过程,积累第三自然段的美句;

4.  通过的赵州桥设计的了解,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的主要环节,通过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师友合作、反复诵读的过程,积累第三自然段的美句;

3.通过的赵州桥设计的了解,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经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的主要环节,通过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教学工具】多媒体、PPT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思路】

在《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小学中段的学生应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略读教学,认为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自学的课文。因此本节课在我校“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构建“生本课堂”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导:导学习目标、导问题情境、导课堂节奏、导展示点拨,学生的学:自主学习、师友互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构建一个互助式的和谐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  出示几幅规模小巧、设计简单的古桥,让学生观察。

2.  再出示赵州桥,与之前的古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问:你知道这座桥的名字吗?

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了解本课的性质——略读课文、课文类型——说明文,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认识会认字;

2.  经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的主要环节,通过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图片、师友合作、反复诵读的过程,积累第三自然段的美句;

4.  通过的赵州桥设计的了解,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通过小巧、简单的古桥与赵州桥的对比,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感受赵州桥的与众不同,为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赵州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才干,是我国的历史遗产”做铺垫。顺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默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预习反馈,知识卸载

1.出示本课生字词,师友二人互相读读,互相纠正字音。

2.预习展示:

  (1)一生上台展示

  (2)全班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生课前预习情况的检查。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查阅字典等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词。再通过课堂上的师友纠正,课堂展示,实现第一次知识卸载,即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习得或通过同伴互助习得。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用最简短的短语或是词语概括,写在标题旁。

2.生反馈自主学习的成果,总结:赵州桥是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

3.引导生将获得的新知变成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雄伟坚固美观的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快速默读,初步了解本课文的内容。让生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既是培养学生的收集、归纳、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也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掌握了的信息,教师就不用教;学生未掌握的,则定为下一个环节中需要处理的内容,形成第二次知识的卸载。

四、合作探究,感悟特点

(一)请生读合作学习的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探讨哪些语句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用“       ”勾画;

2.探讨哪些语句体现了赵州桥的坚固,用“~~~~~~~”勾画;

3.探讨赵州桥美在哪里?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并读一读。

温馨提示:小组完成交流、统一结论后,自己读读勾画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小组围绕以上三题进行探讨后,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活动一:略读第二段,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体现在哪里

1.  汇报“哪些语句体现赵州桥的雄伟”,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若是生有补充或是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师适当点拨,最后明确答案)

2.  汇报“哪些语句体现赵州桥的坚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若是生有补充或是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师适当点拨,最后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交流、探讨的方法,在了解赵州桥设计科学的同时,又让学生的思维碰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他们不依赖老师、敢于质疑、相信自己的勇气,使课堂呈现出和谐、互动的景象。

活动二:品读第三段,感悟赵州桥的美体现在哪里

1.  汇报“赵州桥美在哪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哪些词语体现了龙很逼真

3.  观察图片,引导背诵:通过观察图片,尝试背诵本段落描写龙图案的文字,并通过自我展示、师友展示、小组展示等方式多次背诵

4.  知识运用,回忆排比句“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5.  提出问题,认识新知:本段中那句话直接说明赵州桥美观?师点拨:第一句话是过渡句,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不代表放羊式教学,而是要整体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疑难点拨。第三自然段的语文知识性很强,因此需要教师的精讲点拨。另外,通过多种形式的背诵,促进学生能更快地背诵本段。

活动三:畅谈体会,情感升华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用一两句话谈谈对赵州桥的认识。

2.  用一句话夸夸我国的劳动人民。

3.  带着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对赵州桥的认识,小结、巩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提升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敬佩之情,带着此感情,顺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五、自我评价,总结提升

1.通过对自己学习收获和存在的疑惑的小结,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和直面问题的勇气;

2.通过对小组表现的小结,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后进小组积极参与,以达到小组整体提升的效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和改进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鼓励广泛参与。

六、阅读延伸

选一本自己喜欢读的文章:

阅读推荐《赵州桥的故事》、《天安门广场》、《卢沟桥》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小学中段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因此,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推荐几篇类似的阅读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板书设计

16    赵州桥

                      说明文

 雄伟      坚固      美观      略读课文  

                                几遍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