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放式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5-02-02 18:14:34)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课题计划 |
《幼儿园开放式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运动环境的创设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运动的兴趣。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目前多数幼儿园研究过幼儿体育器械的使用、幼儿动作的发展,对于开放式运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而我园户外活动面积6295m2 ,幼儿人均户外面积达到11.22m2,为我园幼儿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的场地资源,充分挖掘各区域的运动功能,我园将以本课题的研究,创设开放式的运动环境,投放适宜的运动材料,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引导幼儿在自主运动空间中充分与环境、材料、同伴互助,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区域运动环境创设与材料开发的研究”与“区域运动指导策略的研究”以及“开放式体育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中,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文献资料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课程理论知识,了解有关幼儿运动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运动活动的现状与动态,明确研究的价值取向,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观察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指导策略。
三、研究对象
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四、研究时间
2014.5——2016.6
五、研究具体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
1.做好课题前期论证工作。
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就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的前期论证工作,听取大家的意见及建议,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2. 开展相关调查分析工作
(1)在家长中开展对幼儿户外活动重视程度及状况的调查,并进行整理、分析。
(2)进行幼儿现有户外运动水平及动作发展的情况测查,分析各年龄段幼儿的户外运动水平现状及特点,为制定适宜的课题开展方案提供依据。
3.开展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组织课题组教师进一步熟悉《指南》健康领域幼儿各阶段的发展预期,深入学习《指南》健康领域的论述,以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课程知识的学习,为设计、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理念储备。
4.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进行讨论交流。
(二)课题实施阶段
1.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解读《指南》健康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使之作为创设运动环境的指南针,为创设、投放适宜运动材料提供依据。
2. 创设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因地制宜开辟开放式运动区域,以走、跑、跳、爬等运动功能来划分各运动区域,开发设计各项运动材料。
3. 组织幼儿参与户外运动,观察幼儿活动情况,鼓励幼儿创新玩法,并收集相关过程性材料。
4. 每月进行二次集体研讨,通过案例分析、参与式培训、交流分享等多种研讨方式,分析调整户外运动环境及材料的适宜性。
5. 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园现场指导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让教师在与专家、名师 “面对面”交流中提升课题的开展水平。
6. 通过开展丰富的大型运动活动,家庭亲子活动,体育运动游戏设计等活动,不断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
(三)课题总结阶段
1.成果资料整理、分析、展示。
2.撰写论文、课题案例、随笔。
3.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价。
六、课题的实施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以正确的理念引领课题开展。
组织课题组教师深入解读、分析《指南》健康领域的论述及幼儿发展目标,使之作为创设运动环境的指南针,为创设、投放适宜运动材料提供依据。同时,在专业杂志中,了解有关运动游戏的最新研究动态,借鉴、研究有效的教育策略,使教师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开展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2. 创设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合理规划各功能区。
开放式的户外运动环境是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根据园所情况,因地制宜的创设融挑战性、趣味性、安全性的户外运动环境,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划分相应的功能区,如平衡区、钻爬区、野趣区、走跑区、攀爬区等,让幼儿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快乐游戏,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区域功能,开发设计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3.挖掘民间游戏运动项目,尝试改编其玩法。
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我们将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 “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并尝试创新或改编其玩法,使之更有趣,更受幼儿喜欢。
4.观察鼓励幼儿创新玩法,不断优化环境及材料的投放,
运动项目的创设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组织幼儿参与户外运动中细致观察、及时记录幼儿游戏活动情况,不断鼓励幼儿创新玩法,及时进行交流分享。
5.多形式研讨,及时分析解决课题进程中的问题
每月进行二次集体研讨,通过案例分析、参与式培训、交流分享等多种研讨方式,分享课题进程中取得的经验,分析课题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不断调整相关方案,以学习——实践——反思——实践为轨迹,努力创设学习、实践、释疑、交流的机会,帮助教师透过外在行为现象,分析、实践、归纳有效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课题研讨能力。
6.专家引领,促进课题深入开展
定期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园现场指导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在与专家、名师 “面对面”,向专家请教课题进展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交流研讨中提升课题的开展水平。
7.家园携手,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通过开展幼儿园体育节、亲子运动会、体育运动游戏设计等活动,引领家长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转变家长对幼儿的健康教育观念,不断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