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树和小精灵》
(2016-10-30 20:55:26)分类: 教研组活动 |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音乐《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非常明显的乐曲,第一、三段旋律轻松愉快,第二段音乐比较激昂,是一首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乐曲。
在这节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一开始以故事导入,“魔法森林的小树在生长”,以此情节来吸引了幼儿;接着欣赏乐曲,这一环节需要个别幼儿创编动作,以及集体进行创编,而且幼儿一直要在活动场地中间与座位上来回流动,导致开始部分过长。而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欣赏在活动进行了十分钟后才出现。如果在进行游戏时将ABA结构的两段音乐于游戏想结合,效果会更佳。
到了第二个环节,我只是标注了ABA,没有用具体的图谱表现出乐曲的结构,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性质。最后,我引导幼儿分段欣赏乐曲,并尝试用恰当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然后把这些动作都融入到表演中,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最后一个环节,我又将幼儿进行分组表演,分别为小精灵与小树。在第一段小树变成大森林的动作创编中,幼儿独自进行创编,教师给予鼓励与表扬。而第二段小精灵与小树相亲相爱的动作创编中,幼儿都在创编小精灵的动作,而教师比较牵强的把幼儿做的动作形容成大树,并引导两名幼儿进行小精灵与大树的合作表演。导致其余在创编小精灵动作的幼儿无事可作。如果教师在进行第二段音乐的动作创编时,手持小精灵与大树的图片,先与幼儿交流创编小精灵和大树的动作,再让幼儿以椅子为对象进行表演,既让活动有了很好的秩序,又拓展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