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法规障碍相比,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问题更突出

(2017-09-08 10:42:07)
标签:

杂谈

陈经

2017年9月7日

(本文原发于环球时报:中国应紧跟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约稿字数限制篇幅很短)​

20179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无人驾驶汽车监管提案,以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的部署,并禁止各州自行颁布无人驾驶相关的禁令。提案授予汽车厂商豁免权,使其在第一年部署最多2.5万辆尚不符合当前汽车安全标准的汽车,3年内增至每年10万辆。

无人驾驶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2年谷歌无人车就拿到了内华达州的上路许可,至201610月行驶距离超过了300万公里。随着2016年人工智能的火爆,无人驾驶更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技术风口之一。一旦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传统汽车厂商的商业逻辑将被极大颠覆。因此,全球各大厂商或多或少进行了无人驾驶或者辅助驾驶技术的预研,至少也会对无人驾驶保持极大的关注。如特斯拉就推出了自动巡航功能,还出了车祸。

需要注意的是,完全的无人驾驶技术要求比各种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高得多,研发难度极高。开展辅助驾驶研发的厂家很多,但对完全无人驾驶研发重金投入的公司全球也没有几家。

中国无人驾驶研发投入力度较大的公司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201775日在北京乘坐无人驾驶车抵达发布会场,还引发了违反交规的议论。百度选择的是高难度的完全无人驾驶研发,这在中国几乎是唯一的。百度离谷歌的无人驾驶车还有一定技术差距,有时会受到舆论嘲讽,但技术积累在全球都算是可观的。

无人驾驶牵涉到的技术环节众多,如传感器、控制器、场景绘制、定位、匹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等等。各环节需要极大的软硬件投入,实现起来极其繁琐复杂,门槛很高。为了方便一般公司也能开展无人驾驶研究,20174月百度推出了阿波罗无人驾驶开源平台。

美国众议院的无人驾驶汽车提案,目的是推进无人驾驶的发展,这是美国产业政策的一贯做法。美国相对欧洲日本以及新近参与科研竞争的中国,科技创新的优势较为明显。由于汽车工会等内部问题,美国传统汽车产业相比欧洲日本并不占优。如果在无人驾驶上取得技术突破,美国汽车产业将占领全球制高点,以破坏性创新的方式狠狠打击其它竞争对手。美国IT产业就曾经起到这样的作用,80年代如日中天直逼美国的日本产业在IT时代落后了,与美国差距重新拉大。

因此,美国的无人驾驶提案值得重视。中国需要至少紧密跟随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以免巨大的汽车产能被新技术毁灭性打击。百度的无人驾驶研发巨大投入虽然还谈不上收益,但是意义很大,值得鼓励。政府建立产业基金、推出管理法规,为百度等公司的无人驾驶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是应该的。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美两国相对其它国家有一定优势,中国无人驾驶以及辅助驾驶的研发热度也不低,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可以预期。

但从无人驾驶现阶段的技术进展来看,并不能对技术本身过于乐观。美国这个提案的力度不算太大,并非法规障碍大,而是无人驾驶技术仍然面对极大的挑战。如果技术真的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允许的无人驾驶汽车数量至少应该超过百万。现在还只是扩大测试的规模,数万辆测试车,对于汽车保有辆约2.5亿的美国市场而言很小。

对于中国与美国这样的汽车大国来说,现阶段的政策扶持力度并非是无人驾驶产业的瓶颈,更需要无人驾驶技术本身的突破。众多行业公司在努力寻找技术突破的方向,未来值得期待,但尚未明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