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焦如橐龠。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2024-01-25 15:05:58)
标签:

中医

三焦如橐龠,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tuó yuè

观风云再起2023-03-22 16:52浙江

三焦,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是藏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脏腑系统中难觅其象的六腑之一。

“三焦”一词出自《黄帝内经》,对三焦的功能、形态以及相关生理、病理的详尽论述,但自古以来,三焦的实质始终存在争议。

中医学属于《周易》象学范畴,一切理论必然产生于象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厘清三焦的含义,追根探源,看看《黄帝内经》对于三焦的真实描述。

 

三焦内涵

易经是言天、地、人一贯道理,综合一切知识学说。每一卦象,亦是兼三才而两之。将此易道践行于人,即是把人体分为上、中、下焦和所述脏腑,以此阐明三焦的生理机能,维持生命的原动力。

三焦分上、中、下焦三个层次,每一焦并居不同脏腑,其由来是易学三极之道于医学上的应用。易经六十四卦乃系用符号以象征万物万象万理,每卦有六爻,六爻每两爻为一极,从上至下划分上、中、下三极,依次对应天、人、地三才,谓之三界,以阐述其内在变化之理。

上古圣人用此以划分人体三焦部位,阐释脏腑气化功能,对生命活动机制的认知达到了至高境界。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和肝胆,下焦包括肾、膀胱、三焦腑、大肠、小肠。

 

《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

三焦描述

《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三焦之道,变化无穷,生生不息,为人体气化之本源。是以阳气为核心,阐明心肺、脾胃、肾和膀胱的综合生理功能。

上焦如雾:

“雾”是秋冬季节一种天气现象,是由于地面温度变化,致水蒸气凝结为细小水珠而成。归结于人,体现的是上焦的气化功能,其物质基础是阳气和水谷精微。

中焦如沤:

“沤”意为装满食物的容器,本义是用水浸泡待加工的食物。中焦如沤,即脾胃腐熟消化水谷,其精微化而为营血以奉生身,犹如酿酒一样。而完成腐熟水谷的动力仰仗于中阳和下焦元阳,若肾阳亏虚,则中阳不足,阳虚寒盛,无热以腐熟水谷,必致飧泄。

下焦如渎:

“渎”字本意是指水沟,下焦如渎,主要体现脏腑三焦、肾和膀胱与大、小肠在水液和糟粕代谢方面的功能。最终形成尿液浊水,故“渎”意为污水也。

三焦形质

三焦又为六腑之一,但《难经》二十五难提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的论点之后,引起后世医家不少争论。假若三焦无形,又何以论述三焦的生理功能,有违易学唯象建立医学的宗旨。

如果采取把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虚无的办法想象,实体即由腹膜形成的腹腔,犹如一大橐龠,内居胃、肠,脾,外为肾、膀胱等脏器,其间充满水气升降流通,同于天地间大气层这一大橐龠,风雨雷电交作其间。参照现代医学解剖学,中医三焦实际就是西医腹膜腔,因其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三焦功能

一、水道:

为水液运行之道路,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是人体调节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二、气道:

《难经》有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难经·六十六难》又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均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它是元气、谷气、真气的共同通道。

 

三、气化功能:

(1)三焦是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脏腑形骸能获阳气温煦、阴津濡泽,须凭借三焦为其通路,“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2)三焦是气、血、津液、精生化之所。三焦是气化进行的场所,它为脏腑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气血精津得以在此生成和相互转化。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正所谓“三焦出气”。

(3)五脏通过三焦气化相联系。五脏除了以五行所属派生的相生相克关系之外,气化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三焦作为气化之总司i总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内经》云:“气化于人,关乎寿天”,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路径通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无病,得以长寿。

任何一个脏(腑)气化功能出现异常,都可最终导致三焦整体气化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

“人之一身,皆气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