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伯未,口辣,加减泻白散,舌头火辣辣的,加减泻白散;石室秘录,养肺汤

(2024-01-20 20:05:54)
标签:

中医

医学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口唇证状

口辣
口内有辛辣味,伴见舌上麻辣感,或挟有腥气,皆为肺热,用加减泻白散。
加减泻白散   桑皮、桔梗、麦冬、五味子、知母、地骨皮、甘草、黄芩。8味

加减泻白散,舌上麻辣感,或挟有腥气,为肺热:桑皮15克、桔梗6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炙甘草5克、黄芩10克。8味,水煎服。日服1剂。2剂。


加减泻白散(一)  
  【组成】桑白皮9克 桔梗6克 地骨皮 甘草(炙)各4.5克 知母2.1克 麦门冬 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8味。
  【用法】上(口父)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因膏粱而饮,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各家论述】 
  1、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2、因洪饮大热之气所伤,滋溢心火,刑于肺金,故以桑白皮、地骨皮苦微寒降肺中伏火而补气,用以为君;黄芩、知母苦寒,治气息腥臭,清利肺气,用以为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治涕唾稠粘,口舌干燥,用以为佐;桔梗体轻辛温,治痰逆、利咽膈,为使也。
  【附注】泻白散(《赤水玄珠》卷三)、加减泻白汤(《济阳纲目》卷一0五)。


加减泻白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发明》卷四。主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桑白皮一两,地骨皮七钱,甘草、陈皮、青皮(去白)、五味子、人参(去芦)各半两,白茯苓三钱。8味。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粳米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大温服。
《医学发明》:“加减泻白散。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桑白皮一两,地骨皮七钱,甘草、陈皮、青皮(去白)、五味子、人参(去芦)各半两,白茯苓三钱。右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粳米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食后。”


石室秘录,抑治法论肺火 心火 胃火 肝火 肾水

天师曰抑治者,抑之使不旺也。或泻其肺中之火,或遏其心中之焰,或止其胃中之气,或平其肝木之盛是也。此四经最多火而最难治。肺经之火,散之则火愈甚,抑之反胜于散之矣。盖肺经之气实,则成顽金,顽金非火不炼,然而肺乃娇脏,终不可以炼法治之,故用抑之之法。方用山豆根一钱,百部一钱,青黛一钱,黄芩一钱,天花粉二钱,桑白皮一钱,水煎服。(〔批〕养肺汤。)此方专抑肺金之气。而又不伤气,则肺金有养,自然安宁。倘全以寒凉之药降之,则又不可。盖肺乃娇脏,可轻治而不可重施,以轻清下降之味少抑其火。则胃气不升,心火少敛,肺经 炼,必成完器,又何必用大散之药哉。

养肺汤,此方专抑肺金之气。而又不伤气,则肺金有养,自然安宁。
山豆根5克,百部5克,青黛5克(包煎),黄芩5克,天花粉10克,桑白皮5克,6味,水煎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